肇州县

肇州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地处东经124°48′12″—125°48′03″,北纬45°35′02″—46°16′08″。
全县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耕地222万亩,草原85万亩,下辖14个乡镇,104个行政村,总人口46.7万(2013)。
境内有大广高速、203国道和多条高等级公路穿越,交通便利。境内油气资源丰富,是大庆外围油田的重要开发区,原油产量100万吨,庆深气田探明储量1000亿立方米以上,是中国五大气田之一。
中文名称
肇州县
外文名称
Zhaozhou County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大庆市
下辖地区
肇州镇、永乐镇等
政府驻地
肇州镇
电话区号
0459
邮政区码
166400
地理位置
大庆市东南部
面    积
2445平方公里 
人    口
46.7万(2013)
方    言
东北官话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老街基公园、肇州休闲公园等
机    场
萨尔图机场
车牌代码
黑E

目录

  1. 1 历史
  2. 地名由来
  3. 历史沿革
  4. 2 地理环境
  5. 区域位置
  6. 地形地貌
  1. 气候
  2. 3 行政区划
  3. 4 自然资源
  4. 土地资源
  5. 矿产资源
  6. 生物资源
  1. 5 人口民族
  2. 6 经济建设
  3. 第一产业
  4. 第二产业
  5. 7 交通
  6. 8 社会建设
  1. 城乡建设
  2. 科教文卫
  3. 9 旅游
  4. 10 城市名片

肇州县历史

肇州县地名由来

金史载:“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下辖一县曰始兴。”因名肇州,始有肇州之称。面积约50000平方公里,治所在今肇源茂兴镇。[1] 

肇州县历史沿革

肇州县风光
肇州县风光
距今3000年前的白金堡文化遗址表明肇州的先民已进入了青铜时代。自商周到清朝先后有肃慎、濊貊、扶余、契丹、女真、蒙古、满族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生活。金元明清的肇州疆域大体相当,民族略有变化,治所终为一地。
1644年,清军满蒙八旗大举入关,虽然旗人离开了东北但不许汉人进入东北生活,遂开始长达200多年的“北大荒”历史。直到清末光绪年间,为屯田充实边疆,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移民,山东等地的汉人纷纷闯关东,来到东北乃到肇州。自此肇州的民族以山东移民的汉族为主体,其经济由牧业向农耕转变,开始了开放蒙荒时期。内地的汉族文化更多地被带到肇州。
光绪三十二年设肇州直隶厅同知,沈崇绶出任第一任知县。民国二年改厅为县。
1903年,穿越肇州境内的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肇州东部地区的地位日益重要。
1914年,民国政府划出铁路两侧的肇州辖地约1700平方公里设肇东县。至此,肇州一县分为两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入侵东北。1932年,肇州沦陷。
1934年,因水患,肇州公署迁至老街基。
1935年,伪滨江省又划出沿嫩江、松花江两岸各站及老县城归郭尔罗斯后旗所属。
1946年,肇州县人民政府成立。1992年,划归大庆市。[1] 

肇州县地理环境

肇州县区域位置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之北,松嫩平原腹地,背靠大庆油田,东部与肇东市比邻,西部与大同区交界,南部与肇源县接壤,北部与安达市相连。

肇州县地形地貌

肇州县属于低山丘陵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34-578米之间,平均海拔150米左右,农业区平均海拔167米左右。[2] 

肇州县气候

肇州县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活动积温2800℃,无霜期143天。[3] 

肇州县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初,肇州县共6个镇、6个乡,2个场。104个行政村,732个自然屯。[4] 

肇州县自然资源

肇州县土地资源

肇州县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除基本农田外,还有大量的盐碱地、荒废地尚未开发利用。[5] 

肇州县矿产资源

肇州县是大庆外围油田的重要开发区,油田探明储量为1.56亿吨,年可产原油100万吨。大庆油田采油十厂、八厂,头台油田、中亚油田、榆树林油田、油田位于兴城镇徐家围子的庆深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1175亿立方米,为全国五大气田之一。[5] 

肇州县生物资源

药用类有山龙、地龙、苍术、五味子等。
兽类有猪、奶牛、黄牛等。[5] 

肇州县人口民族

肇州县总人口46.7万,1948年3月,48.5万人(2013)。1949年约61万人。1956年70多万人,1959~1961年,出现负增长。1961~1971年,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1967年,自然增长率28.9‰。[4] 
截止至2014年,有汉族、回族、满族、壮族、彝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17个民族。

肇州县经济建设

肇州县第一产业

肇州县盛产玉米、高粱、大豆、甜菜、亚麻、烤烟、葵花、谷糜、瓜菜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
青马湖垂钓 青马湖垂钓
基地,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突破10亿斤,是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肇州县是全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抗旱打井项目区和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县。肇州县拥有生猪、奶牛、黄牛、大鹅四大养殖生产基地,畜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3年,肇州县奶牛、黄牛、生猪、鹅和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6万头、8.8万头、65.3万头、150万只和33.7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695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4%。。[6] 

肇州县第二产业

肇州县工业以资源型企业为主体。形成食品、纺织、轻工、化工、机械、建材6大行业,拥有亚麻纱、焰花、啤酒、食糖、乳粉、味精等主要产品500多个品种,其中国优、部优、省优品种有21个;远销法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7] 

肇州县交通

肇州县的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境内有203国道、省道305绥肇公路、大广高速公路、县道104大肇路通
肇州县交通图 肇州县交通图
过。以肇州县城为中心,向南距离吉林省长春市235公里,向北距离大庆市130公里,向东距离哈尔滨市148公里经哈大高速公路到哈市只需1个半小时;铁路,肇州境内尚无铁路交通,经县城向东80公里可到达肇东火车站,向北130公里可到达大庆火车站,向北81公里可到达安达火车站,向南129公里可到达新肇火车站。水运,肇州境内无水运交,向南30公里可至松花江肇源码头。航空,肇州县尚无飞机场,经县城向东148公里到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向北130公里到达大庆萨尔图机场。[4] 

肇州县社会建设

肇州县城乡建设

2012年6月编制完成了肇州县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和南城新区规划初步方案,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40亿元,2013年1月改造棚户区20个区块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2013年5月改造农村泥草房3.5万户。实施了朝阳沟、兴城、永乐等小城镇建设,重点推进二井镇实现村、双发乡双发村、肇州镇赵家围子等市级示范新村建设。[8] 

肇州县科教文卫

截止到2013年,肇州县47%以上学校完成了标准化学校建设。
肇州县“杨小班鼓乐棚”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肇州被评为国家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
2013年移址新建县人民医院,扩建县中医院和县疾控中心,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所104个,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7.38人,乡村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9] 

肇州县旅游

肇州县旅游景点有青马湖、法雨寺、萨日湖、烈士陵园,丰乐抗联十二支队纪念碑、九烈士纪念碑,太平庄
青马湖
青马湖
战斗遗址、屯龙江工委所在地旧址等旅游景点。[10] 

肇州县城市名片

肇州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重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宜
肇州县
肇州县
居宜业典范县"、"全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县"、"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升级晋位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棚户区改造工作先进县"、"全省泥草房改造先进县"、"全省城镇环卫工作先进县"、"全省法治先进县"、"全省平安县"等荣誉。[11]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