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寨县
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209、210省道纵贯南北,临近312国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可常年通航。
- 中文名称
- 金寨县
- 外文名称
- Jinzhai County
- 别 名
- 立煌县、将军县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安徽省六安市
- 下辖地区
- 南溪镇、梅山镇、天堂寨镇、燕子河镇等
- 政府驻地
- 梅山镇
- 电话区号
- 0564
- 邮政区码
- 237300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
- 面 积
- 3814平方公里
- 人 口
- 68.21万人(2016年户籍总人口)
- 方 言
- 中原官话,江淮官话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天堂寨、马鬃岭、燕子河大峡谷等
- 火车站
- 金寨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皖N
- 行政代码
- 341524
目录
- 1 历史沿革
- 2 行政区划
- ▪ 区划沿革
- ▪ 区划现状
- 3 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 ▪ 地质构成
- ▪ 地形地貌
- ▪ 气候特征
- ▪ 水文概况
- 4 自然资源
- ▪ 水资源
- ▪ 植物资源
- ▪ 动物资源
- ▪ 矿产资源
- 5 人口民族
- ▪ 人口
- ▪ 民族
- 6 经济概况
- ▪ 综述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
- 7 社会事业
- ▪ 科技事业
- ▪ 教育事业
- ▪ 文化事业
- ▪ 医疗卫生
- ▪ 劳动就业
- ▪ 社会保障
- ▪ 社会福利
- ▪ 环境保护
- 8 交通运输
- ▪ 交通
- ▪ 运输
- 9 历史文化
- ▪ 民间艺术
- ▪ 文物遗址
- 10 风景名胜
- 11 著名人物
- ▪ 将军人物
- ▪ 党政人物
- ▪ 历史名人
- ▪ 文化名人
- 12 城市荣誉
金寨县历史沿革
秦,属九江郡,为六、潜等县地。
西汉,分属扬州刺史部庐江郡和豫州刺史部汝南郡,由潜、六、安风、雩娄等县分领。
东汉,属庐江郡的潜、六安、安风、雩娄。部份时期为诸侯国领地。
张公山风光
三国,为魏地,分属扬州庐江郡和豫州安丰郡,由六、雩娄、松滋等县分领。
西晋,分属扬州庐江郡和豫州安丰郡,由潜、六和雩娄、松滋等县分领。
东晋,分属庐江、弋阳、西阳、淮南等郡,为潜、蓼、安丰、松滋、雩娄等县地。
南北朝,部份地先后为宋、齐、梁所辖。
宋,先后属淮南、庐江、汝阴郡及边城左郡。
齐,为庐江、安丰、汝阴郡地。
梁,为庐江、岳安、北淠郡和安丰郡地。
北魏,属霍州西边城郡的开化、雩娄、安丰等县。麻埠曾为西边城郡治所在。
东魏,先属霍州北淠郡,后属西边城郡。
北齐、北周均曾领有县境部份地区。
隋,先为义、扬、光、寿、庐州地,后废州为郡。境内分属庐江郡的霍山、淠水,淮南郡的霍邱,弋阳郡的固始、殷城等县。
唐,先后属庐、寿、光、义、霍诸州。贞观改制,属淮南道寿州、光州。天宝元年后为寿春郡和弋阳郡属县分领。
五代十国,先后为吴、南唐、后周领地,分属寿州的盛唐、霍山、霍邱及光州的固始、殷城等县。
北宋,先后分属寿、光二州,为六安、霍邱、固始、商城数县地,后属淮南道,不久改称淮南路,又后属淮南西路寿春府安丰军的六安、霍邱二县及光山军的固始县分领。
五猴山
南宋,属淮西路,先后为六安军、安丰军、光山军地,分属六安、霍邱、固始数县。
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分属淮西江北道庐州路六安、安丰路霍邱、汝宁府光州固始。
明,初属中都临濠府,后属六安州、霍山县和凤阳府寿州的霍邱县,及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的固始县地。成化十一年(1475年)分置商城县后,县西境分属商城、固始。
清初,属江南和河南行省。康熙六年(1667年)后属安徽、河南二省,为安徽省庐州府六安州、霍山县与颍州府的霍邱县地,及河南省汝宁府光州的固始、商城县地。
中华民国初,属安徽省安庆道的六安、霍山与淮泗道的霍邱及河南省豫南道的固始、商城等县。民国十八至二十三年(1929年—1934年),鄂豫皖边区设置有鄂豫皖省,辖鄂东北道、豫东南道、皖西北道,道以下有县、区、乡苏维埃政权。境内建立过六霍、霍邱、五星、赤城、赤南等县级苏维埃政权,隶属于鄂豫皖省皖西北道和豫东南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分属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与河南省的固始、商城5县。10月,上述5县边区共划出55个保,设置立煌县,隶属于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和安徽省政府分别行文,立煌县改属安徽省,隶属于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六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28年11月,立煌县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驻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六安),隶属不变。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建立民主政权,改县名为金寨县,后分为金寨(金西)、金东两县及金北办事处三个县级建制。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金寨县人民政府筹建,隶属于皖北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金寨县行政区划
金寨县区划沿革
1996年,金寨县辖10镇18乡。
1997年,黄龙镇更名为双河镇。镇人民政府驻双河。
2004年,金寨县乡镇由28个调整为11个镇、15个乡:
一、撤销江店镇、洪冲乡。
二、调整梅山镇,将江店镇、洪冲乡整建制并入梅山镇。调整后梅山镇辖11个居委会、4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梅山(原梅山镇政府驻地)。
三、保留南溪、古碑、双河、汤家汇、青山、斑竹园、燕子河、吴家店、天堂寨、响洪甸10个镇和白塔畈、油坊店、槐树湾、桃岭、长岭、花石、沙河、果子园、张冲、关庙、铁冲、银山畈、全军、张畈、水竹萍15个乡。[7]
金寨县区划现状
截至2016年,金寨县下辖12个镇:吴家店镇、天堂寨镇、斑竹园镇、白塔畈镇、双河镇、汤家汇镇、燕子河镇、麻埠镇、古碑镇、青山镇、梅山镇、南溪镇,11个乡:关庙乡、花石乡、槐树湾乡、长岭乡、果子园乡、油坊店乡、铁冲乡、桃岭乡、张冲乡、沙河乡、全军乡,225个行政村。金寨县政府驻梅山镇。[8]
金寨县地理环境
金寨县位置境域
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主脉北坡,与鄂、豫两省相邻,东连六安市裕华区、霍山县,南接英山县、罗田县,西邻麻城市、商城县,北界固始县、叶集区。介于东经115°22′19″—116°11′52″与北纬31°06′41″—31°48′51″之间,总面积3814平方千米。[6]
金寨县地质构成
金寨县大地构造属淮阳古陆的一部份,成陆时间较早,尤其南部在10亿年前经五台——吕梁运动,就已从海底隆起成陆;北部在6亿年来经加里东——海西运动,始脱离海域。金寨县南北两部份的地质分界线是桐柏——磨子潭断裂带。
金寨县多次受构造运动波及,皖南、霍邱、海西三期以褶皱运动为主,燕山期以断层作用为主。褶皱运动导致水平岩层被挤压,弯曲变形,形成了各个褶皱构造:五台——吕梁期褶皱带、方家冲倒转背斜带、英山沟复背斜带、诸佛庵复向斜带。前两者是北西——南东向、后两者是北东——南西向。各个褶皱带的分布和走向,对金寨县地貌结构和地貌单元的走向影响很大。
金寨县有三条断裂带:皖南构造运动形成了桐柏——磨子潭深断裂,这条断裂带近东西走向,县内通过胭脂——青山一线,长约65千米,宽约250—650米。燕山构造运动以后,断层作用加剧,又形成了两个大断裂带,即金寨——西汤池大断裂和金刚台断裂,前者在县内通过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一线,长约57千米,宽约100—300米;后者在县内通过银山畈——金刚台一线,长约40千米,宽约50—100米。
金寨县各处成陆时间的早迟不同,地层的新老也有差异,大致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地层逐渐从老到新。最老的为地质岩系,分布于胭脂——青山一线以南。最新的地层为第四纪粗砂粒和卵砾石,分布于东北部丘岗区的河谷平原中。[9]
金寨县地形地貌
金寨县山脉水系图
金寨县的大地构造形成了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原的地貌结构。褶皱带与断裂带的走向,使金寨县的地貌单元大体呈北西——南东或北东——南西走向,并且山脉、丘陵与长条形盆地、河谷相间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处为南部边境的天堂寨,海拔1729.13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白塔畈乡的灌集村,海拔60米,其相对高差1669.13米。金寨县平均海拔500米,平均坡降21%。[9]
西南中山区:位于金寨县西南部,与豫、鄂两省的固始、商城、麻城、罗田、英山及本省的霍山交界。其范围包括燕子河、斑竹园两区和青山、古碑区南部及南溪、双河区的西部。本区呈马蹄形,面积354万亩,占金寨县总面积的61.88%。本区地形特色是:山高、坡陡、谷深及有众多的山间盆地。平均海拔8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20余座。
中部低山区:位于金寨县中部,分布在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周围,其范围包括梅山镇,以及青山、古碑、双河、南溪和江店等区的一部份。本区面积180万亩,占金寨县总面积的31.46%。本区地形特色是:三面群山环峙,境内低山绵延,梅山、响洪甸水库宽阔,本区平均海拔400米,山脊大体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坡度20—30度,局部陡坡达40—50度。
东北丘岗区:位于金寨县东北部,与霍邱、六安县交界,绝大部分在江店区。地形特色是丘岗波状起伏,河谷展宽低平。本区海拔在 60—400米之间,大体可分为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三种类型。丘陵海拔100—400米,平均200米左右,处于断裂带边缘,地形切割破碎,丘顶浑圆。岗地海拔60—100米,相对高差仅40—50米,岗顶坡度小于5度。河谷平原、史河上游和西淠河上游的各支流均属山溪性河流,故平原狭窄,梅山水库以下的史河发育在断陷带中,流速较缓,侧蚀作用增强,形成丁比较宽阔的河谷平原。
山脉:大别山脉由鄂、豫边界进入皖西,形成以三省垴为主干的诸支脉,金寨县位于北坡,南部腹地为中山,山势崇隆,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西南山脊(棋盘石至石鼓寨),既是皖、鄂界岭,又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县境中部的低山,是史河与西淠河的分水岭。依山脉走向,大别山在县境内可分为三省垴山脉、天堂寨山脉、棋盘石山脉和金刚台山脉四个支系。[9]
金寨县气候特征
天堂寨
金寨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由于地形的差异,金寨县南北的物候相差半月左右。
金寨县四季划分地点定为县城梅山镇和江店区,位于县境北部,海拔60—400米。春季以柳树皮微显青色,田间略显绿意,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上。常年平均日期为3月26日—5月20日,历时56天。夏季以刺槐盛花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22℃以上,常年平均日期为5月21日—9月15日,历时118天。秋季以蝉声终绝,寒潮始临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常年平均日期为9月16日—11月20日,历时66天。冬季以始降枯霜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常年平均日期为11月21日—次年3月25日,历时125天。四季中春、秋短,冬、夏长。以金寨县言,冬季最长,125—130天;从海拔高度看,在春夏季,海拔每高100米物候期推迟3天。[10]
金寨县水文概况
金寨县境内有史河、西淠河(属淠河西源)两大水系,另有东北部的泉河、白塔畈河属汲水水系,其下游均汇入淮河。史、淠二河上源均来自县境内西南山区,以三省垴为分水岭。史、淠二河支流甚多,河长10千米以上的干支流有27条,2千米以上的溪涧119条,总长度为2670千米,河网密度为0.7千米/平方千米,均为山溪性河流。[11]
史河水系
史河古称决水,源出本县三省垴和棋盘石山系,为淮河支流之一。史河全长216千米(县境内102千米),支流有15条,主要支流11条,流域面积在县内为2368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
白水河:上游称桥边河,源出三省垴山系的马鬃岭与帽顶山一带,流经古碑区的大湾、花石、南畈、七邻湾、双石等乡,至张公山南面的程家湾注入史河。河道长40千米,流域面积226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0.8‰。
牛食畈河:源出三省垴山系中岐岭与东高山一带,从斑竹园区的姚冲经丁家埠注入史河。主河道长25千米,流域面积77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6‰。
竹根河:史河主要支流之一,主流出自棋盘石山系的献旗岭与香炉观一带,其上源蔡家河出自献旗岭,龙潭河出自窝川,二河在长源村相会;下至古佛堂有刘家河来注,至柿树湾有杨柳河来注,至响堂有佛堂河来注,至黄泥畈有柳林河来注,至岩上有沙堰河来注。其下经斑竹园至托树坳与另一主要支流牛山河相会,入史河。竹根河主河长42千米,流域面积364平方千米,平均坡降为6.2‰。
牛山河:为史河主要支流之一,主流出自棋盘石山系大牛山一带,上源有沙河、西河、牛山河三源,至三河尖相会统称牛山河,东下至托树坳与竹根河合流,入史河。河道长18千米,流域面积293平方千米,平均坡降7.9‰。
麻河:上游在南溪区境,下游在南溪、双河两区之间,发源于大伏山系的金刚台,源头名梅子河,中游名四道河,下游名麻河,至两河口与双河相会,入史河。河道长35千米,流域面积225平方千米,平均坡降8.3‰。
双河:上有二源,一为黄龙河,水出筲箕墙;一为九房河,水出狗迹岭。二源至双河镇合流,名双河,下注史河,汇入梅山水库。河道长14千米,流域面积131平方千米,平均坡降为10‰。
熊家河:源出双河区筲箕墙北麓,河道长20千米,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在全军乡境由西而东,注入梅山水库。
洪涧河:在江店区境,源出猴子岭、外岭,流至老河叉注入史河。河道长12千米,流域面积70平方千米,平均坡降4.8‰。洪涧河流至江店北出一支,经开顺镇,东向与傅家河相会同注淠史杭工程的汲东干渠。
长江河:上源名皂靴河,发源于大伏山系金刚台东南麓平天铺一带,流经南溪、双河、江店三区,至双河区接固始县界处称长江河,为金、固两县界河,至徐冲刘老庄的河嘴处入史河。河道总长44千米,其中界河长26千米,流域面积205平方千米,平均坡降9.7‰。
西淠河水系
燕子河大峡谷
西淠河在县境东部,发源于三省垴和天堂寨。一支由西而东,干流自古碑区长冲岭北麓之河口东下,经青山镇注入响洪甸水库,另两支皆由南而北,经燕子河、青山两区注入响洪甸水库,出境至六安两河口与霍山境来之东淠河相会。县境主河道(从乌鸡河口至响洪甸)长61千米,通航段为31千米。流域面积县内1431平方千米。支流有7条,以毛坦河、青龙河、宋家河较长。由于地形复杂,高山狭谷,河道落差大。[11]
毛坦河:一源出三省垴的黄氏河,一源出天堂寨的里南河、外南河,会于前畈乡。其下依次称为大石河、长潭河、绿竹河、麒麟河、塔儿河、毛坦河。塔儿河段,有燕子河来注,毛坦河段有黄家河来注,入响洪甸水库。河道长71千米,流域面积为498平方千米,平均坡降 71‰。
青龙河:源出三省垴山系的月亮坳和佛顶寨,源头称大南河,其下依次称为:吴家河、王家河、姜家河、青龙河,至青山镇的徐家院与自茅坪西来之水相会,下至青山镇东注响洪甸水库。河道长40千米,主河道长30千米,流域面积194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2.9‰。
宋家河、乌鸡河 宋家河:源出古碑区水竹坪乡,马鬃岭与金界岭北麓,流经水竹坪、八河,注入西淠河。河道长28千米,流域面积128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8.9‰。乌鸡河源出古碑区的分笼尖与棋盘岭,流经中河村至乌鸡河口与宋家河相会,河道长12千米,流域面积为25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1.3‰。乌鸡河口以下称西淠河。
莲花河:源出青山区莲花山南麓的老鸹尖,曲折南流至海莲村注入西淠河入响洪甸水库。河道长19千米,主河道长9千米,流域面积41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1.0‰。
三湾河:三湾河又名三湾十八道,源出莲花山北麓,流经洪冲乡至马店东注入响洪甸水库。河道长21千米,流域面积54平方千米,平均坡降20‰。
石家河:发源于霍山县境,自松山寨北麓流经石家河乡,折入县境齐山乡的黄河村,注入响洪甸水库。县内河道长约14千米,流域面积约131平方千米。
长岭河、界岭河:二河发源于天堂寨的鸡心石、八斗岩,在长岭乡境,是东淠河源之一的漫水河的两条源流,这两源又名清水河。主河道长11千米,流域面积为72平方千米。二河原先由硅畈出县境至漫水河,注入佛子岭水库,现经畈村汇入畈拦河坝,折向北流经彩霞岭北下,与毛坦河相通,入响洪甸水库。[11]
汲水水系
有泉河、白塔畈河二河。
泉河:位于大岗乡,为汲水上源,发源于三仙山(三尖山)北麓。河道长21千米,流域面积218平方千米,水源短,易干涸,其下游至霍邱县境,入汲东干渠。
地下水
金寨县属河谷浅埋藏孔隙淡水富水亚区,含水层发育在河谷内的全新统古河道中,由粉细砂组成,厚度在5—30米以上。深部含水层不发育,单井涌水量为每小时10—15吨。孔隙潜水主要特征受大气降水补给,与河水互相补给,地下水丰富。境内还有温泉,在南溪、双河、斑竹园、江店等区均有发现。已开发利用的有开顺镇三里井村和西庄乡两处。三里井村地热水面近2亩,泉流量每小时为10立方米,严冬水温在 18℃以上;西庄有泉眼4个,泉流量每小时约4立方米,水温终年保持在45℃以上。[11]
金寨县自然资源
金寨县水资源
金寨县地表水资源丰富,全部来自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径流量深400~600毫米,年径流量23.8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06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数的1.45倍,全省人均数的2.8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达30.53亿立方米,枯水年仅12.64亿立方米。水量的年际分布不均,常引起水旱灾害的发生。水量的地区分布,中山区占总水量56%,低山区占38%,岗丘区占6%。金寨县河流水量多,落差大,流速快,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1975和1977年水力资源普查统计,全县理论蕴藏量18万千瓦,可以开发利用的13.14万千瓦,已开发9.04万千瓦,其中梅山、响洪甸两发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12]
金寨县植物资源
乔木:金寨县位于大别山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林交汇地带,有乔灌木700余种,其中有不少珍贵树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树种有香果树、银杏、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连香树、杜仲、领春木、厚朴、天女花、天目木姜子、黄山花楸、紫茎、都枝杜鹃、朵椒、大别山山核桃、青钱柳、野生猕猴桃等。分布较广的树种有80余种,主要优势树种有马尾松、杉树、栎类、竹类、油桐、油茶、桑、板栗、漆树等。[12]
金寨县花石乡
牧草:金寨县牧草种类61种,其中禾本科占55.7%,以白茅、巴茅、黄被草为主;豆科占9.8%,以野绿豆、野草豆、胡枝子、葛藤为主;野菊、野草等其它科牧草占34.5%。
中药材:金寨县中药材品种多,数量多,是安徽省药材重点产区之一。药源动植物有237科、13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占一半以上。国家规定的一类中药材本县均有出产,20种二类中药材中本县有14种。常年收购的大宗野生中药材有紫丹参、金银花、桔梗、葛根、南山楂、玉竹、黄精、香附、石菖蒲、红茜草、苍术、青木香、白茅根、鱼腥草、连钱草、益母草、仙鹤草、柴胡、地榆、金樱子、合欢皮、射干、半夏、茵陈、断血流、石苇、清风藤、草乌、鹿衔草等。
金寨县动物资源
鱼类:有4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鳙、鲤、鲫、鲂、鲌、鳡、鳜、黑鱼、红鮹、黄尾等。还有龟、鳖、虾、蟹、螺、蚬、大鲵等水生动物,其中大鲵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野兽:有50余种,包括豹、狼、野猪、野羊、斑狗、驴头狼、豪猪、香獐、刺猬、穿山甲等,其中金钱豹、香獐、穿山甲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
鸟类:有70余种,主要有喜鹊、麻雀、乌鸦、斑鸠、画眉、布谷鸟、鸽、鹰、鹞、啄木鸟、雉、黄鹂、猫头鹰、白鹇、鸳鸯等,其中白冠长尾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金寨县矿产资源
金属矿
有铅、锌、铁、铜、铍等矿藏。
铅锌矿:以龚店乡汞洞冲铅锌矿、银山畈乡银山铅锌矿(伴生有银)、徐冲乡银水寺铅锌矿为主。已建铅锌选矿厂。
铁矿:已知铁矿产地21处,主要有沙河乡李湾钛磁铁矿、洪冲乡洪冲村简槽——西岭沟铁锰矿、斑竹园镇走马坪铁矿等。史河及其支流有铁砂。
铜矿:有铁冲乡潘湾铜矿、南溪镇骆驼岭铜矿。鲜花岭镇新汞洞有铜矿化显示。
非金属矿
有磷、石墨、石英、大理石、花岗石等矿藏。
磷矿:方坪乡方坪磷矿,易开采,品位较低,伴生有钇、铈、镧、镱、锶等元素。
石墨矿:在铁冲乡张店村和皂河村,属难选矿石。还有三合乡黄家湾石墨矿。
石英矿:在斑竹园镇李家山和吴家店乡穿石庙,可供地方小型开采利用。
金寨县人口民族
金寨县人口
2016年,金寨县户籍人口68.21万人,比2015年增长1.1%。其中户籍城镇人口10.2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5.0%;常住人口52.9万人,增长0.8%,金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99%。[1]
金寨县民族
金寨县经济概况
金寨县综述
2016年,金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6.9543亿元,比2015年增长8.1%。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6227亿元,增长3.2%,其中农业完成增加值10.1446亿元,增长3.3%;林业完成增加值2.79亿元,增长2.9%;牧业完成增加值5.8089亿元,增长2.4%;渔业完成增加值8792万元,增长8.3%;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7279万元,增长9.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6128亿元,增长10.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8.0946亿元,增长12.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5182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7188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比20.2:38.8:41.0,与2015年相比,一产下降0.3%,二产下降0.2%,三产上升0.5%。按户籍人口计算,金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214元(折合2060美元),增长7.9%。[1]
2016年金寨县地区生产总值 | ||
---|---|---|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2015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第二产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营业性服务业
非营业性服务业
| 969542.9
196227.0
101446.0
27900.0
58089.0
8792.0
376128.0
280946.0
95182.0
397187.9
52563.2
74717.8
26688.8
50330.1
52448.3
12642.1
120517.8
| 8.1
3.2
3.3
2.9
2.4
8.3
10.5
12.1
6.0
8.3
4.3
6.2
7.2
19.3
6.8
15.4
7.4
|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金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6618亿元,比2015年增长22.6%,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0.3891亿元,增长26.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2099亿元,增长72.1%。金寨县施工项目262个, 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分产业: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0585亿元,下降31.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3891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9.2142亿元,增长30.5%。2016年,金寨县新增固定资产172.9596亿元,增长39.5%。[1]
财税收支
2016年,金寨县完成财政收入12.0111亿元,比2015年增长1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027亿元,增长13.5%;完成税收收入10.1723亿元,增长25.4%,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84.7%,提高4.2%。主要税种:营业税完成1.931亿元,下降32.7%;增值税完成3.1923亿元,增长114.2%;企业所得税完成1.4204亿元,下降11.4%;个人所得税完成5222万元,增长67.1%。财政支出43.0774亿元,增长3.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998亿元,增长43.8%;农林水事务支出9.9002亿元,增长21.0%;节能环保支出6061万元,增长31.0%;科学技术支出1685万元,下降43.3%;医疗卫生支出4.9415亿元,下降1.6%;教育支出8.6722亿元,增长6.5%。2016年,金寨县财政供养人员15395人,工资总额8.7837亿元,分别增长1.2%和25.8%。[1]
人民生活
金寨县第一产业
种植业
2016年,金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46529公顷,比2015年减少134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019公顷,比上年增加73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034公顷,较上年增加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481公顷,减少221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4.0996万吨,下降5.3%;油料产量10819吨,增长0.5%。[1]
畜牧业
截至2016年末,金寨县生猪存栏15.89万头,牛存栏32860头,羊存栏46830只,分别增长0.1%、0.2%和0.3%。全年肉类总产量28.8622万吨,下降2.3%。其中猪肉产量21374吨,下降2.7%;禽蛋产量5148吨,增长1.0%;水产品产量13500吨,增长3.1%;蔬菜产量12.2289万吨,下降26.9%。[1]
农业基础
2016年,金寨县耕地面积3.9738万公顷,比2015年下降0.9%。农业机械总动力45.64万千瓦特,与同期持平;化肥使用折纯量3.0502万吨,下降4.2%;农药使用量182吨,地膜使用量354吨,分别持平和下降3.0%;金寨县有效灌溉面积2.53万公顷,增长16.0%。[1]
金寨县第二产业
工业
2016年,金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8.0946亿元,比2015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0315亿元,增长13.1%(新口径)。规模以上企业90家,净增5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20家,累计完成产值10.9895亿元,增长26.0%;全部工业企业用电量2.6139亿千瓦时,增长11.7%。分经济类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02.6万元,增长19.4%;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4.4136亿元,增长18.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587.9万元,下降28.7%;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2888.4万元,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36.4%,下降36.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5265亿元,增长10.8%;实现利税总额5.9135亿元,下降2.0%,其中利润总额4.9595亿元,下降0.9%;工业劳动生产率17.7021万元/人,增长7.3%。[1]
建筑业
金寨县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6年,金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936亿元,比2015年增长12.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7005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6931亿元,增长13.8%;限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875亿元,增长15.0%。分行业:批发、零售业完成208574.4万元、862735.9万元,分别增长12.0%和14.9%;住宿、餐饮业完成1.4542亿元、11.5214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6.6%。[1]
对外经济
旅游业
电信业
金融业
2016年,金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39.4亿元,比2015年增长25.2%,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27.7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33.7亿元,增长34.3%;存贷比55.8%,提高3.8%。[1]
金寨县社会事业
金寨县科技事业
金寨县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末,金寨县共有普通中学4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各类小学51所,各类小学教学点260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3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04人,小学专任教师230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829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115人,小学在校学生36504人。[1]
金寨县文化事业
金寨县医疗卫生
金寨县劳动就业
2016年,金寨县从业人员30.6637万人,比2015年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5978万人,下降1.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5397人,增长3.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5262人,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79人,下降19.9%。[1]
金寨县社会保障
2016年,金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764人,比2015年增长3.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173人,增长2.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001人,增长2.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2.7999万人,下降2.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5387万人,下降1.6%;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94人,增长0.9%;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48人,下降18.7%。[1]
金寨县社会福利
金寨县环境保护
2016年,金寨县拥有森林面积29.4万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28914公顷。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1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382吨,分别比2015年增长56.2%和53.6%;烟粉尘排放量765吨。拥有污水处理厂9座,垃圾处理站23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6.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17天,比2015年增加3天。[1]
金寨县交通运输
金寨县交通
金寨县位于贯穿东西部地区的两条铁路、两条高速交汇地带。县城紧邻合武高速公路道口,距沪陕高速道口15千米、离商景高速道口35千米,距宁西铁路、沪汉蓉铁路客运站均在10千米左右,距合肥新桥机场不到100千米,距合肥150千米、南京300千米、上海600千米、武汉300千米。[14]
金桃大桥
金寨县运输
2016年,金寨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2563亿元,比2015年增长4.3%。金寨县公路通车里程3623千米;民用汽车拥有量87531辆,增长13.5%;年末公交车线数15路,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20辆,实有出租汽车328辆。[1]
金寨县历史文化
金寨县民间艺术
戏剧
清末民初,金寨县京戏、倒七戏、皮影戏班社在城乡流动演出,上演传统剧目,大都是宣扬封建道德的内容。皮影戏班根据民间传说《黄花天子坐古城》编排成《五女征南》剧目上演。民国二十年(1931年),金家寨剧团及苏区各地宣传队自编自演革命内容的新戏,如《送郎当红军》、《红军打商城》等。
抗日战争期间,省属各话剧团体在立煌上演《放下你的鞭子》、《盲哑恨》、《马百计》、《八百壮士》等独幕剧;其他剧团上演的还有夏衍编的《一年间》、凌鹤松编的《黑地狱》、老舍编的《面子问题》、宋之的编的《黑字二十八》、陈白尘编的《群魔乱舞》、曹禺编的《雷雨》、田汉编的《吕优之死》、洪深改编契诃夫的《蠢货》等剧目;京剧团上演的有《梁红玉》、《情忠报国》等剧。
1950年,为配合清匪反霸,城乡业余剧团演出《地主请客》、《活捉汪宪》等。1951年,县组织抗美援朝宣传队在城镇、农村演出《戳破纸老虎》等戏剧,宣传抗美援朝。1958年,山歌剧《闹红灯》获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节目奖。“文化大革命”前17年,戏剧节目多为配合政治运动的内容。“文化大革命”间的10年,传统剧目被禁,“样板戏”统治舞台,业余剧团统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革命大批判”小节目。1978年后,剧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县文化馆业余演出队参加省业余剧团调演,演出李皓创作的《夜宿翠屏岭》获创作奖,1984年,张传习创作的古装剧《铁碑怨》和甄远东创作的《点状元》,由县黄梅戏剧团和皖西庐剧团参加省首届戏剧节演出,分别获编剧二等奖和一等奖,1985年,《铁碑怨》、《点状元》两剧由省电视台黄山音像公司联合录相放映。
音乐
天贶节
金寨县流传有民歌、山歌、小调等,既有抒发男女青年的美好爱情,也有揭露旧社会的不平,反映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心声。立夏节起义后,苏区宣传工作者采用旧民歌曲调填入新词,宣传革命思想。佛堂坳列宁小学校长罗银卿用民歌《八段锦》曲谱,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新歌,在根据地广泛流传。此歌已编入《革命历史民歌表演唱》和大型音乐舞蹈影片《东方红》。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学生军宣传队、动员委员会工作团、学生街头宣传队,在县境用歌曲宣传抗日救国。《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救国军歌》等歌声遍及城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立社”组织大型合唱团举办音乐晚会、音乐讲座。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合唱团举办《黄河大合唱》,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举办《生产大合唱》。
1949年后,学校重视音乐课,有专用教材。“文化大革命”中,“语录歌”、“忠”字歌占据歌坛。1982年,省电台播放由县文化馆搜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金寨师范教师廖家骅整理的《大别山民歌联唱》49首。80年代以来,现代音像设备日渐增多,促进了新歌曲的普及,青年爱唱轻松、活泼、富有生活情趣的流行歌曲。
舞蹈
金寨县历来流行各式花灯舞蹈,无固定程式,舞姿因人而异。学校兴起后,教学《葡萄仙子》一类舞蹈。苏区宣传队员常用边歌边舞形式,加强宣传效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立煌举办体育运动会时,立煌女子中学表演《土风舞》。1949年,老解放区的腰鼓、秧歌、莲湘(花棍)传入县境,学校师生学习、表演。1956年,县举办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青山区演出挖掘整理的《莲花灯舞》和《十把扇子》传统节目,参加省地会演。省剧团还把金寨的“道花谜”节目带到北京演出,受到首都观众欢迎。同年,职工、学生一度学跳“交际舞”。1968年,盛行“忠”字舞,男女老少都得学跳,文化主管部门还办培训班教练推广。1980年后,青年喜跳迪斯科,工会、共青团常组织小型舞会。[15]
金寨县文物遗址
1950年,金寨县文物工作属县文化馆。1959年3月,县文教局组成文物普查小组,县文化馆长徐宗仁任组长,对金寨县文物进行普查,历时近一年,查出文物400余件、古遗址和革命遗址100多处,第一次发现高庙子等地为新石器时期古遗址。举办两次普查成果展览,在文化馆内设文物陈列室。“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物多散失。1979年,县文物管理所成立。1982—1984年,县文化局先后组织40余人对金寨县文物进行全面普查和重点复查,计普查:革命遗址285处,古文化遗址11处,古建筑39处,古墓葬18处,馆藏文物520件。[16]
金寨县风景名胜
天堂寨 | |
梅山湖
| |
红军广场 | |
燕子河大峡谷 | |
新浪网 | 天水涧漂流 |
金寨县著名人物
金寨县将军人物
上将:
洪学智[22-23] |
中将:
少将:
丁世芳
| 卜万科
| 于侠
| 马琮璜
| 王凤梧
|
方子翼
| 方升普
| 邓忠仁
| 邬兰亭
| 严家安
|
杨克武
| 肖全夫
| 肖选进
| 吴诚忠
| 佘积德
|
余嗣贵
| 闵鸿友
| 汪乃贵
| 汪少川
| 董洪国
|
王远芬
| 李家益
| 余明
| 宋承志
| 宋文
|
张行忠
| 张贻祥
| 陈宏
| 陈祥
| 陈伯禄
|
林彬
| 林乃清
| 周发田
| 周时源
| 胡继成
|
赵遵康
| 徐其海
| 陶国清
| 戚先初
| 康烈功
|
詹大南
| 詹化雨
| 漆远渥
| 熊挺
| 宋维拭
|
陈宜贵
| 胡鹏飞
| 曾宪池
| 傅绍甫
| 程明
|
金寨县党政人物
洪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 谢广祥(安徽省副省长)
|
陈辞(海南省省委常委、海口市市委书记)
| 方宁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
高开焰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
金寨县历史名人
周祖培
| 王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 蒋光慈
|
廖磊
| 林英钟
| 陈淮生
|
金寨县文化名人
黄莽(中国诗词协会会长)
| 周森(香港三峡画院院长)
|
江涛(亚洲左拳王)
| 钱涛(国家一级演员)
|
吴照(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 姜潮(快乐男生全国20强)
|
胡鑫(感动中国大学生,五四爱心学校发起人之一)
| 吴青山(五四爱心学校发起人之一)
|
鲍梅峥(合肥三国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 佘开国(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主编)
|
金寨县城市荣誉
- 参考资料
-
- 1. 2016年金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0]
- 2. 太好了!安徽这10个县市被国家发改委看上啦!赶快@老乡看起来!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07-23]
- 3. “博物馆日”话历史:习近平为何走进这5座博物馆 .央视网[引用日期2017-07-23]
- 4. “博物馆日”话历史:习近平为何走进这5座博物馆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7-07-23]
- 5. 世界博物馆日 看习近平如何当中国文化首席代言人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2017-07-23]
- 6.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一章 建置 二级目录:第一节 区域沿革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3-12-21]
- 7.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一章 建置 二级目录:第二节 行政区划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7-07-29]
- 8. 基本县情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2]
- 9.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二章 自然地理 二级目录:第一节 地质 地貌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7-07-22]
- 10.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二章 自然地理 二级目录:第二节 气候 物候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3-12-21]
- 11.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二章 自然地理 二级目录:第三节 水 文 第三节 水 文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7-07-22]
- 12.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二章 自然地理 二级目录:第五节 自然资源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7-07-29]
- 13.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三章 人口 二级目录:第二节 人口构成 第二节 人口构成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7-07-22]
- 14. 交通便捷 .中国金寨[引用日期2013-12-22]
- 15.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二十六章 文化 二级目录:第二节 文学艺术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3-12-22]
- 16.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二十六章 文化 二级目录:第三节 文 物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3-12-22]
- 17. 安徽天堂寨风景区 .金寨旅游网[引用日期2013-12-22]
- 18. 梅山湖旅游景区 .金寨旅游网[引用日期2013-12-22]
- 19. 红军广场旅游景区 .金寨旅游网[引用日期2013-12-22]
- 20. 凤凰涅槃后的华丽蜕变——七仙女带您暑期畅游燕子河大峡谷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7-07-24]
- 21. 天水涧漂流旅游景区 .金寨旅游网[引用日期2013-12-22]
- 22. 洪学智上将22岁参加长征 年近九旬还回金寨探亲 .安徽网[引用日期2017-07-29]
- 23. 金寨:将军县里走出的五位“唯一”的将军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2017-07-29]
- 24. 金寨县志 一级目录:第三十一章 人物 二级目录:第一节 传 略 .金寨县志[引用日期2017-07-29]
- 25. 金寨籍中将皮定均:一个山药蛋支撑翻过大雪山 .安徽网[引用日期2017-07-29]
- 26. 英勇善战屡建功——长征中的皮定均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27. 百战将军——张贤约的长征故事 .海疆在线[引用日期2017-07-29]
- 28. 一路征战到会宁——长征中的张贤约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29. 英勇善战强突围——长征中的李耀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0. 《长征路上的金寨人》专栏之李耀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1. 《长征路上的金寨人》专栏之陈先瑞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2. 我县举行纪念陈先瑞将军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3. 《长征路上的金寨人》专栏之曾绍山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4. 金寨籍将军曾绍山的长征故事:冒死出城搬救兵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07-29]
- 35. 心向革命排万难——长征中的滕海清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6. 滕海清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引用日期2017-07-29]
- 37. 《长征路上的金寨人》专栏之徐立清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29]
- 38.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命名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的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引用日期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