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丰县
永丰县版图总面积2695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末,下辖8个镇、13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户籍总人口48.22万人。2014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01亿元,比2013年增长10.7%.
- 中文名称
- 永丰县
- 外文名称
- Yongfeng County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华东地区,江西省吉安市
- 下辖地区
- 8个镇、13个乡
- 政府驻地
- 恩江镇佐龙大道
- 电话区号
- 0796
- 邮政区码
- 331500
- 地理位置
- 江西省中部
- 面 积
- 2695平方千米
- 人 口
- 48.22万(2014年末,户籍人口)
- 方 言
- 通行赣语-吉茶片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欧阳修纪念馆、西阳宫、大仙岩溶洞、天台山兰若寺等
- 车牌代码
- 赣D
- 行政代码
- 360825
- 民 系
- 江右民系
- 美食
- 霉鱼、宸肉、箬饼、芋饼、油淋鸡
- 特 产
- 白茶、茶油、藤田百合、薯粉
目录
- 1 历史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 ▪ 地形地貌
- ▪ 气候
- ▪ 水文
- 4 自然资源
- ▪ 土地资源
- ▪ 动物资源
- ▪ 矿产资源
- 5 人口民族
- 6 经济概况
- ▪ 综述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
- 7 社会事业
- ▪ 文化艺术
- ▪ 科学技术
- ▪ 教育事业
- ▪ 医疗卫生
- ▪ 社会保障
- 8 交通
- 9 民间文艺
- 10 名优特产
- 11 旅游景点
- 12 著名人物
永丰县历史沿革
永丰县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人类栖息。
西周至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几经变迁。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地域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庐陵县。
西汉仍属庐陵县,王莽改制后属桓亭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庐陵县,永丰仍属之;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陵郡正式确立,并析庐陵县地置阳城、兴平2县,即今永丰县地。
三国时仍为阳城、兴平2县,属孙吴庐陵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阳城改称阳丰;惠帝元康元年(291年),阳丰、兴平属庐陵郡。
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兴平属巴山郡;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兴平划回庐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阳丰、兴平属庐陵郡;开皇十年,属吉州;开皇十一年,阳丰、兴平并入庐陵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大业末(615~617年),析庐陵县水东11乡置吉水县,今永丰地属之。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庐陵郡复改吉州;武德八年,改吉州为庐陵郡;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改庐陵郡为吉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天宝十四年(755年),吉水县改为吉水镇;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庐陵郡复改吉州。
十国吴高祖天祐七年(910年,用唐年号),吉水升镇为县,属新淦都制置使(寻废);南唐烈祖升元元年(937年),复置新淦都制置使,吉水县属之;升元二年,罢新淦都制置使,吉水由县改场,还隶吉州;元宗保大八(950年),吉水由场改县。其间永丰地俱属吉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置吉州庐陵郡兼军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析吉水县报恩镇及云盖、兴平、龙云、永丰、明德5乡(即阳丰、兴平2县地)置永丰县,以报恩镇为治所,属吉州庐陵郡兼军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吉州路总管府;仁宗皇庆元(1312年),吉州路总管府改为吉安路;惠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改吉安路为吉安府。
明、清俱属吉安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直属省;三年(1914年)属庐陵道;十五年(1926年)废道又属省;二十年(1931年)一月设东固特别行政区(永丰县的部分地方属之,永丰县的其余地方仍称永丰县),七月,东固特别行政区改为“平赤县”(二十二年撤销),“平赤”、“永丰”县属吉安区;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九行政区;二十二年(1933年)十月设藤田特别区政治局(永丰县的第5、6、7区属之,二十四年四月撤销)、龙冈特别区政治局(永丰县的第8区属之,后并入藤田特别区政治局);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三行政区。
1949年7月14日,永丰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江西省吉安分区
。

永丰风光
1950年9月,吉安分区更名为吉安区。
1955年3月,改吉安区为吉安专区。
1956年1月,境内良村区划兴国县;南林、芦溪乡划归宁都县;南亭乡划归吉水县;吉水下固乡、长坑乡的一部分划归永丰。1968、1971、1979年,吉安专区先后更名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永丰县均属之。
永丰县行政区划
永丰县地理环境
永丰县位置境域
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东北面,东邻乐安县、宁都县,南接兴国县,西与吉水县、青原区毗连,北和峡江县、新干县接壤;全县总面积2695平方千米,介于北纬26°38′~27°32′,东经115°17′~115°56′之间。[10]
永丰县地形地貌
永丰县位于吉泰盆地东缘,境东南为山地,中部和北部多丘陵,西北属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山峰有凌云山、太原山、羊石山、高龙山、贤华山、宝华山等,最高峰凌云山,海拔1455米。最低点为八江河段,海拔50米。[2]
永丰县气候
永丰县水文
永丰县境内有乌江(恩江河)、孤江两大河干流及其溪流共485条
恩江河(洪峰)
。大多都源于东南向西北注入赣江。其中,支流集水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有藤田河、遇元河、麻江河、沙溪河、上固河等5条。[11]

永丰县自然资源
永丰县土地资源
永丰县县内土壤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炭质土、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等7个土类,其中水稻土是分布最广的耕作土壤,占耕地面积的96.34%;潮土是最主要的旱作土壤;红壤是典型的地带性土壤,面积最大。
截至2014年末,永丰县有耕地44630.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47%;园地1916.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1%;林地199366.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56%;草地1414.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397.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7%;交通运输用地2585.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268.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2%;其他用地2449.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12]
永丰县动物资源
2014年,永丰县境内有野生动物55科117种。其中兽类14科34种,鸟类28科58种,爬行类6科15种,两栖类7科10种。(属国家级保护的有17种,属省级保护的有25种,主要集中在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12]
永丰县矿产资源
永丰县境内北部矿产资源以沉积风化淋滤型矿产为主,如磁铁矿、锡、铜等,南部以内生热液型矿产为主,如铅锌、钨、金、银等,中部则以沉积型矿产为主,如石灰岩、大理石、煤等。
截至2014年,永丰县已发现矿种34个,矿床、矿点、矿化点共116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主要有:煤,已探明储量919.93万吨,远景储量1500万吨;石灰岩分布40平方千米,远景储量达104亿吨;萤石保有储量150万吨,远景储量300万吨;白云岩探明储量2936万吨,远景储量1亿万吨;钨探明金属储量3875吨;砂金探明储量60千克,远景储量500千克;岩金探明远景储量1.06吨;银探明远景储量17吨;铁矿探明储量600万吨;滑石探明储量500万吨,远景储量1000万吨;稀土探明C+D级储量680吨;矿泉水探明日最大涌水量140立方米;石英探明储量20万吨,远景储量达100万吨以上。大理石探明储量4115.76万立方米,远景储量达2亿立方米以上。其中,石灰岩、萤石和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为永丰县优势矿产资源。[12]
永丰县人口民族
永丰县经济概况
永丰县综述
2014年,永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01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6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67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73亿元,增长11.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26960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合4320美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6.5:51.0:32.5。[13]
永丰县第一产业
2014年,永丰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6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18.5亿元,增长7.8 %;林业产值6.67亿元,增长9.7%;牧业产值8.68亿元,增长-1.6%;渔业产值4.3亿元,增长8.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2.7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稻谷播种面
积86.2万亩,增长0.1%,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85.2%;蔬菜种植面积14.85万亩,增长0.4%;烟叶种植面积2.14万亩,增长52.8%;油料种植面积6.36万亩,增长0.4%。全年粮食总产量37.96万吨,比上年增长3.0%,实现“十一年增”;烟叶0.36万吨,增长53.9%;蔬菜25.4万吨,增长4.9%;油料0.61万吨,增长5.3%;水果产量0.71万吨,增长22.9%;肉类总产2.63万吨,出栏肉猪21.84万头,出笼家禽298万羽,分别增长4.8%、3.8%、4.9%;水产品产量1.58万吨,增长6.0%。[13]

农业生产
永丰县第二产业
2014年,永丰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23.6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13.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5%。全县100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13.3%。其中重工业增加值32.6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57.6%。“3+2”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3亿元,增长16.5%,石头经济、循环经济、医药生物三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4亿元、101.1亿元和27.4亿
元,分别增长17.4%、16.0%和22.0%。县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08.5亿元,增长20.5%,实现增加值48.9亿元,增长13.0%。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利润总额22.7亿元,增长16.7%;利税总额35.7亿元,增长16.4%。

永丰工业园
2014年,永丰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全县6家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总产值21.28亿元,增长19.0%;实现利税13.1亿元,增长10.5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5万平方米,增长8.2 %。[13]
永丰县第三产业
2014年,永丰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2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17.5%。按经营地统计,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4.08亿元,增长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54亿元,增长41.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4.04亿元,增长18.4%;住宿餐饮收入2.58亿元,增长9.6%。
永叔公园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6.56亿元,增长54.2%。其中批发零售业6.48亿元,增长55.2 %;住宿餐饮业0.09亿元,增长6.5%。

2014年,永丰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3.27亿元,比年初增加13.57亿元,同比增长13.6%;居民储蓄存款80.1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72亿元,比年初增加5.67亿元,同比增长13.8 %,存贷比达到41.2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13]
永丰县社会事业
永丰县文化艺术
2014年,永丰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13.2万册。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3.5%,有线电视用户4.9万户。全县共有25支群众文艺团队,全年组织送戏下乡演出227场次,公益电影放映3785场次,捐赠图书1.3万余册。年内成功举办“激情石乡·追梦永丰”第七届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艺活动;制作了《新常态新作为新发展》《永丰映象》等专题片;组织首个“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建设烈士墓643座。[13]
永丰县科学技术
2014年,永丰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规模工业企业22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12.39亿元,增长21.8%,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22.13%,同比提高0.66个百分点。全年申请专利275件、授权84件,申请量、授权量均翻番,排位全市第1,荣获2014年度全省专利工作进步十强县。[13]
永丰县教育事业
2014年,永丰县共有普通中小学124所,其中完全高中学校3所(永丰中学、永丰二中、藤田中学),初中学校26所,小学95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6.12万人,其中高中学生0.84万人,初中学生1.45万人,小学学生3.83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3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497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87所,在园幼儿1.77万人,教职工1070人,其中专任教师65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0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0 %,小学升学率100.0%。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20.8%。[13]
永丰中学

永丰县医疗卫生
2014年,永丰县拥有医院、卫生院30个,其中县直医卫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21个,民营医院3个。全县村卫生室、卫生所、诊所386个。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828张,其中县直医疗单位1038张,乡镇卫生院790张。在编在岗卫生工作人员2051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97人,注册护士428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10人。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9%,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5‰。筹集新农合基金1.03亿元,统筹基金受益面达73.3%;中医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县精神病院业务用房投入使用。贯彻落实国家“单独二孩”政策,自然增长率控制为7.86‰。[13]
永丰县社会保障
2014年,永丰县推进“1+2”精准扶贫工作,共挂点帮扶217个村、1580户贫困户,投入扶贫资金23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00多个,移民搬迁360人,解决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保障性住房836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343套(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18户;城乡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30元、22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270元、145元;累计发放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金1.7亿元。[13]
永丰县交通
永丰县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内有昌宁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省道S223线、215线等交通干线穿越穿越。2014年末,永丰县境内公路里程2358公里,其中高速42公里,省道316.8公里,县道335.2公里,乡道304.5公里,村道1359.5公里。[13]
永丰县民间文艺
农民画
永丰农民画起源于民国初期,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由一批民间老艺人根据民间朱漆编竹编面花工艺,古建筑浮雕、线雕,民间被面刺绣、肚兜、围裙等艺术图案,发挥想像进行大胆、变形和艺术夸张,用大色块、哲理性构成画面。1993年12月,永丰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称号。[14]
2014年,永丰县凭借“农民画”入选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
20世纪80年代起,直到2010年,永丰农民画共有近3000幅作品在各地展出并获奖,其中,40多幅作品获国家大奖,200多幅农民画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00多幅农民画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个人收藏。[15]
永丰县名优特产
永丰县旅游景点
永丰县著名人物
姓名 | 简介 |
欧阳修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9] |
曾民瞻 | 北宋天文学家,改进了晷漏,著有《晷漏》等书。 |
刘鹗 | 元朝文学家。 |
聂豹 | 明代兵部尚书、江右王门代表人物。 |
郭汝霖 | 明朝外交正史。 |
郭林祥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30] ) |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