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

同义词 临清市一般指临清
临清市是山东省的县级市,由聊城市代管。临清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与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是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进入山东省的第一站,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穿过。
截至2016年,临清全市版图面积950平方公里,总人口82.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9万人。[1]  现辖12镇4个街道办事处。即: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刘垓子镇、魏湾镇、康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尚店镇、戴湾镇、金郝庄镇、大辛庄街道办事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共辖600个行政村,54个居委会。[2] 
临清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中国30个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3] 
中文名称
临清市
外文名称
Linqing
别    名
小天津,清源,清渊,沙丘,永济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山东·聊城
下辖地区
松林镇、老赵庄镇、康庄镇等12镇4街道
电话区号
0635
邮政区码
252600
地理位置
东经115°42,北纬36°61
面    积
950平方公里[2] 
人    口
82.39万人(2016年)[2] 
方    言
冀鲁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舍利宝塔、清真寺、五样松、龙山、大宁寺、凤凰岭、大众公园
火车站
临清火车站
车牌代码
鲁P
著名人物
季羡林,张自忠,张彦青等
行政代码
371581
特    产
托板豆腐、什香面等
书    记
何宪卓
市长人选
祁学兰[4] 

目录

  1. 1 建制沿革
  2. 2 行政区划
  3. 3 地理环境
  4. 地理位置
  5. 地形地貌
  6. 水文
  7. 气候
  8. 4 自然资源
  9. 土地资源
  10. 水资源
  1. 矿藏资源
  2. 太阳能
  3. 生物资源
  4. 5 人口民族
  5. 6 经济概况
  6. 综述
  7. 第一产业
  8. 第二产业
  9. 第三产业
  10. 7 社会事业
  1. 文化事业
  2. 教育事业
  3. 医疗卫生
  4. 社会保障
  5. 体育事业
  6. 8 交通
  7. 9 旅游
  8. 运河钞关
  9. 舍利宝塔
  10. 清真寺
  1. 鳌头矶
  2. 五样松
  3. 龙山
  4. 大宁寺
  5. 凤凰岭
  6.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7. 10 名人
  8. 11 荣誉

临清建制沿革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春秋时期,临清最早属齐国,后陆续改属晋国、卫国。
战国时期,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属东郡。
汉朝,属冀州部魏郡。
三国时期,属魏地属司州部阳平郡。
晋朝属司州部阳平郡。
南北朝时期。临清属济州部济北郡。齐周属清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临清属贝州清河郡。
唐朝时期临清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
宋朝时期,临清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
辽、金时期,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临清府县分治,临清万户府,属枢密院直辖(全称“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治所在今天津大直沽;临清县属中书省濮州。漕运总司设在河西务,分司临清。
明代,临清明初为县,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领馆陶、丘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
清代,顺治元年(1644),临清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临清州升为临清直隶州,领夏津、武城、邱县,直属山东省。
1912年,临清直隶州降为临清县,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
1914年改为东临道。1926年改属德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
1936年,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区设行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为第六区,临清时属第四区。
1940年4月,成立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是时临清属鲁西北专署。
1941年6月,临清属中共中央北方局冀南行署第四专署。
1943年,临清属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
1945年9月,临清解放,原临清县分设为临清市和临清县,均隶冀南行署第一专署。
1948年5月,临清市升为临清专级市,县为市领。
1949年3月,临清因棉花哄抢造成“临清事件”,复降为县级市,县、市分治。
1949年10月,改属河北邯郸专署;11月改市为镇(县级),县、镇分治。
1952年11月改属山东德州专署。
1952年12月改属山东聊城专署。
1954年改临清镇为临清市,临清市、县分治。
1956年清平县撤销,将其二区(金郝庄)、三(王集)、四区(康盛庄)、五区(戴湾)划归临清县管辖。
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属聊城专署。
1963年撤市复县。
1965年1月将临清县卫运河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吕寨、老官寨五个区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建临西县。同时将馆陶县的潘庄、八岔路两个区划归临清县。
1983撤销临清县,设立临清市(国务院1983年8月30日批准)。[5] 
1996年8月12日,撤销大辛庄乡、老赵庄乡,设立大辛庄镇、老赵庄镇。
1999年12月6日,撤销八岔路乡,设立八岔路镇。
2000年6月13日,撤销唐园乡,设立唐园镇。
2000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2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临清市共有694247人。
2001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新华路街道、青年路街道、先锋路街道、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大辛庄镇、刘垓子镇、魏湾镇、康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尚店乡、戴湾乡、金郝庄乡。
2001年12月20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大辛庄镇,设立大辛庄街道办事处。
2010年经省、聊城市、临清市政府批准,撤销尚店乡、金郝庄乡、戴湾乡,设立尚店镇、金郝庄镇、戴湾镇,原所辖区域、镇政府驻地不变。
截至2014年,临清市辖4个街道、12个镇。[6] 

临清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临清市辖12镇4个街道办事处。即: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刘垓子镇、魏湾镇、康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尚店镇、戴湾镇、金郝庄镇、大辛庄街道办事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共辖600个行政村,54个居委会。[2] 

临清地理环境

临清地理位置

临清地处鲁西北冀鲁交界处。

临清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为1/7000,海拔29-38米。地貌有6种类型:河滩高地约54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5%;沙质河槽地112.5平方公里,占11.8%;决口扇形地17平方公里,占1.8%;缓平坡地165.5平方公里,占17.3%;河间浅平洼地49平方公里,占5.1%;背状槽状洼地72平方公里,占7.5%。

临清水文

境内有三条河流:卫运河自西南向东北,沿西部边境而过,境内长44.184公里,流域面积247.7平方公里;古运河由东南向西北,从中部穿过,至城区汇入卫运河,境内长34.5公里;马颊河自西南向东北,沿东部边境而去,境内长13.331公里,流域面积702.4平方公里。另有尚潘渠、友谊渠、胡姚河、裕民渠、戴颜渠、庞丁渠、德王河等17条干渠,全长267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网络。[7] 

临清气候

临清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左右。[7] 

临清自然资源

临清土地资源

境内土壤为黄河冲击沉积而成,属黄河平原的一部分。据资料记载,境内土壤形成约有7000—8000年历史。在地形、时间和生物等因素等综合作用下,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具备一定的肥力基础后,由母质转变成为土壤。由于黄河冲击沉积,逐渐形成砂质、砂壤质、壤质及粘质地。土壤分潮土、盐土、风沙土3个土类,4个亚类、5个土属、45个土种。
褐土化潮土57.3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9.8%,主要分布在唐园镇、潘庄镇、大辛庄镇、刘垓子镇、金郝庄乡、松林镇、老赵庄镇。
潮土35.9227万亩,占总面积的31.2%。主要分布在潘庄镇、烟店镇、刘垓子镇。
盐化潮土18.145万亩,占总面积的15.8%。主要分布在康庄镇、魏湾镇、戴湾乡,以及刘垓子镇的东部,老赵庄镇的南部。
风沙土3.5002万亩,占总面积的3%,主要分布在松林镇、金郝庄乡、唐园乡。
自潮盐土0.2589万亩,占总面积的0.3%,主要分布在魏湾镇东部。[8] 

临清水资源

水资源主要有天然降雨、河水、地下水等。年平均降水量550多毫米,2001年引黄河水1.2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1亿立方米。境内天然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为13091万立方米,不给的浅层地下水量10220万立方米,总量为13091万立方米。可利用量包括降雨径流拦蓄可利用及浅层地下水源可利用量,总量为9932万立方米。
境内可利用总量包括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客水资源可利用量。每年可供水量为25374万立方米。
境内排水河道,属海河流域的卫运河及马颊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6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3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8条,10—3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2条,10平方公里以下的田间排水沟有341条,总计长度约838.8平方公里。其中主要过境河流尤为运河和马颊河。[8] 

临清矿藏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有待开采。[8] 

临清太阳能

境内太阳能辐射每年总量为125.362千卡/cm2,其中5—6月份总辐射量最多,12月最少,4—8月平均每日辐射量超过400卡/cm2,年日照为2661.7小时,年日照率为60%。[8] 

临清生物资源

畜禽有牛、驴、骡、马、鹿、猪、羊、犬、猫、貂、兔、鸡、鸭、鹅、火鸡、鹌鹑、鸽子等近20种,名贵特产有大尾寒羊和狮猫。野生动物有野兔、刺猬、猫头鹰、仓鼠、锦鼠等。主要树种有银杏、油松、雪松、水杉、侧柏、毛白杨、加拿大杨等。水生植物有芦苇、铺草、浮萍、藻类、菱、藕、水花生、水葫芦等。[8]  境内天然植被很少,仅有零星灌木林,分布在古黄河故道地带。地表植物多为农作物、自然草本植物以及人工栽培的乔木、灌木。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为主,占总面积的70%。

临清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底,全市总人口82.39万人。2016年一共出生11956人,出生率为14.9‰,自然增长率为10.2‰。有少数民族31个,共18437人。[1] 

临清经济概况

临清综述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3.92亿元,增长13.5%。实现财政总收入12.03亿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5亿元,分别增长8.67%和12.31%。[3] 
2015年,临清市完成生产总值370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6.6:58.7:34.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710元、10370元。[1] 

临清第一产业

临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棉花、小麦、玉米、蔬菜、果品、油料、水产品和畜产品,是国家优质棉、出口棉和商品粮基地,也是山东省主要的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临清狮猫、鲁西黄牛、小尾寒羊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名产。
2015年,临清市小麦种植面积77.55万亩,亩产528公斤,总产40.95万吨;玉米种植面积75万亩,平均亩产559公斤,总产41.93万吨;粮食种植总面积152.55万亩,粮食总产82.88万吨。棉花播种面积4.46万亩,全市平均亩产籽棉251.1公斤。瓜菜菌播种面积23.1万亩,总产82.27万吨。肉类总产量6.70万吨,禽蛋总产量3.06万吨,奶类总产量2.89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58万亩,水产品产量1.14万吨。全市耕种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7%,小麦、玉米两种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1] 

临清第二产业

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手工业城市。临清市现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品、铜加工、棉纺织、轴承、汽车及工程机械、特钢及钢铁加工、农机制造、食品及医药等八大特色产业和一批名牌拳头产品。
截至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67家,同比增加6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97亿元、利税48.97亿元、利润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26.1%和25.6%。工业投入完成80.1亿元,增长31%。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40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8家,同比分别增加7家和1家。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已跨入全国同行业经济效益前十强,山东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最大铜管材加工企业,三和纺织集团进入全国色织布行业前三强,蜡印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民营经济已经支撑起临清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以轴承加工、棉纺织、农机制造三大产业为主,电机、木材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轴承加工业成为“山东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效果明显。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5个,聊城市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4个,省著名商标9个,省名牌产品15个,国家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国家级火炬产业基地2个。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轴承之乡”、“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山东省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3] 

临清第三产业

2015年,临清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8.99亿元,同比增长15.0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98.04亿元,增长13.48%;服务业投资完成69.97亿元,增长4.71%。[1] 

临清社会事业

临清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临清有文化馆(国家一级馆)1处,公共图书馆(国家二级馆)1处,博物馆1处,运河钞关、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等2组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四大奇书之一《金瓶梅》故事背景地、梨花大鼓(犁铧大鼓)发起地,是著名的京剧之乡、轴承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和酱菜之乡,成功争创了“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山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山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县”。[1] 
山东快书
起源于山东临清、济宁一带,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东北各地,曲艺的一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一人手持两块铜板说唱,节奏较快。也有用竹板击拍的,称“竹板快书”。句法基本是七字句,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三类。传统曲目《武松传》、《鲁达除霸》等影响较广。[9] 

临清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临清市有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校105处,其中普通高中4处,职教中心1处,在校生12735人;初中21处,科技创新实践学校1处,在校生21437人;小学77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生78883人。另外,公办幼儿园83处,在校生13176人;民办学校12处(小学9处、初中3处),在校生9772人。全市学生136003人。全市已成功创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9处(一中、二中、三中、实验高中、京华中学、民族实验中学、逸夫实验小学、丕介中学、艾寨丕介小学),聊城市规范化学校47处;省级实验幼儿园1处、省级示范幼儿园4处,16处镇办中心幼儿园。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各级规范化学校达到69处,连续四次荣获聊城市教育综合督导工作一等奖。[10] 

临清医疗卫生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14年,全市参保人数达到49.5万人,参合率达到91.67%。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被命名为“山东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10]  卫生机构2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8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91张,卫生技术人员133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78人,注册护士759人。

临清社会保障

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做到了全市1.5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保障人口1.17万人,城市低保保障人口8413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聊城市率先建立了五保对象财政供养体制。开工建设了老赵庄、魏湾2处中心敬老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6.6万余人。[10] 

临清体育事业

截至2016年,临清有体育馆1座,2013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4枚,其中金牌1枚。[1] 

临清交通

临清市位于冀鲁豫三省接壤地带,西依晋冀能源基地,是西部煤炭外运的交通要道;东靠沿海开放之滨,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地带;北连京津都市圈;南望中原腹地,是周边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京九铁路及7条省级干线公路贯穿全市,京福高速、青银高速、济聊馆高速毗邻临清,即将开工的德(州)商(丘)、邢(台)临(清)高(唐)高速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均从临清通过,1.5小时可到济南,4小时可达北京、天津、青岛港口。[3] 

临清旅游

临清市境内拥有名胜古迹70余处,其中运河钞关、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等2组1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临清运河钞关

运河钞关 运河钞关
临清运河钞关为古代八大钞关之一,现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的唯一典型遗存。临清市已制定规划,以运河钞关为依托,建设中国税务博物馆与运河文化陈列馆,使之成为一处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11] 

临清舍利宝塔

舍利宝塔 舍利宝塔
舍利宝塔坐落在城北郊三里许卫运河套内,重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宝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0余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9层,周长39米,南面壁门,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为明万历进士按察使郡人王成德题。密檐宽1.55米,陶质斗拱,每层檐下置“阿弥陀佛”,陶砖雕,转角下莲花承托。二层以上每层八面设门。塔内每层均有石刻记载建塔宗旨,筹资等事。其第6层内有匾额一方,上书“秀聚中天”。东西两窗横眉上书“东兴岱岳”,“西引太行”。自明朝以来许多文人墨客赋诗咏怀,“孤塔临河岸,峥嵘插碧天,帆影望中没,钟声幕后圆”等不少佳句至今被人们所吟诵。舍利宝塔被收入国家文物总局编纂的《中国名胜辞典》。[11] 

临清清真寺

清真寺 清真寺
清真寺坐落在卫运河东岸。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修,为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建筑群体总面积1.6万平方米。坐西向东,由正门班可楼、大殿望月楼、南北讲堂、藏经阁、沐浴房、后门组成。[11] 

临清鳌头矶

鳌头矶 鳌头矶
鳌头矶位于今临清市中区汶河分汊处。现尚存古建筑一组。北殿3间,称“甘堂祠”(俗称“李公祠”);南楼3间,名“登瀛楼”(俗称“望河楼”);西殿3间,曰“吕祖堂”;东楼3间,谓“观音阁”。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赋七绝:“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千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1978年,依原貌修葺一新。1984年又做进一步彩绘修缮,并将市博物馆设置于此。著名书画家李苦禅、蒋维菘、高启云、黑伯龙等为其题匾作画。1992年,鳌头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临清五样松

五样松 五样松
临清东郊陈坟村北,有1株古树松柏,为明永乐年间所植,因叶状有竹篾、米粒、喇叭、针、剌5样,故俗称“五样松”。此桧柏高16米,树围2米。临清县志中载有邑人张树梅以“东郊孤松”赋诗:“中有长松高百尺,枝柯蜿蜒如龙蛇。菀枯不与凡卉并,郁然直上色参天。”[11] 

临清龙山

龙山 龙山
龙山系鲁西北千里广袤平原上唯一的一座人造土山,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凿会通河的泥土及以后疏浚河道的淤土堆积而成。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土山广植树木,修建花圃,辟为“龙山公园”。现土山高5米多,长2里许。岭顶建有望月亭、望岳亭、卧龙亭3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墩,供人小憩。[11] 

临清大宁寺

龙山 龙山
大宁寺坐落在临清大寺街,同静宁寺、天宁寺、满宁寺并称为“临清四大寺”。该寺始建年代无考,明万历、清乾隆年间两次重修,全寺占地面一万多平方米,平面呈纵长方形。原寺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祭殿、戏楼、大雄宝殿、伽蓝殿,东西两侧辅以对称禅堂、斋堂,是“壮丽甲于诸刹”的建筑群。现存大雄宝殿。殿中原塑有释迦牟尼佛像,还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佛像。该殿为临清现存唯一完整的寺观古建筑。现存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大宁寺稳长老重修大雄宝殿碑记》等三道碑碣及经幢。碑文中记有当时“环四周为市廛,金银钱布,贝玉珠玑堆积如山”的民间商业繁荣景象。[11] 

临清凤凰岭

凤凰岭 凤凰岭
凤凰岭位于临清市城区内。清乾隆皇帝南巡时因其美景而多次驻跸漫步、题榜作联,故名凤凰岭,并以“凤岭钟英”而列入临清16景名册中。它绵延数里,被京杭大运河所缠绕。南侧碑林内,有乾隆御碑、仇志海作高元钧铜像、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故里碑等上百通。[11] 

临清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位于临清市青年路中段。中共临清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10月建成此馆。
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为仿古式,典雅大方。展厅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厅,其中陈列有毛泽东为张自忠题写的“尽忠报国”。第二部分为张自忠生平事迹展览,展有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和部分文字资料。第三部分为张自忠纪念碑廊,共收入朱德、董必武、季羡林等题词碑刻50余块。第四部分为张自忠故里碑亭。该馆已被列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 

临清名人

临清名人辈出,唐代音乐家吕才、明代著名诗人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学界泰斗季羡林、著名画家张彦青等,都是临清人民的杰出代表。
吕才(600—665)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东)人。唐初哲学家、音乐家。
谢榛(1495—1575)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大诗人、著名的文学家。
王朝佐(?—1599)明山东临清人。编筐工匠。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学界泰斗,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市五里庄人。明末将领。
金灼南(1882年—1976年)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清末庠生,临清市金郝庄人。历任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和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古筝教授。
黑伯龙(1915年—1989年)原名黑元吉,临清市前关街人。在中国艺专和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多年,深受美术教育界敬重,被推选为山东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
方元焕(?—1620)宇晦叔,别号两江,临清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吴秋辉(1896—1927)原名吴桂华,自号诧傺生,为20年代我国卓越的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张宝彝(1917年—1989年)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志·云南卷》特约编审员、云南省京剧院艺术室副主任。
刘振亚(1911年—1934年)临清市吕堂村人。抗日战争中牺牲。
张彦青(1917年—2007年)原名焕,字剑进,号抚愠斋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兼政协书画组副组长,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军区老战士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东分校教授,山东老年大学教授,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
更多资料请参考[12] 

临清荣誉

临清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山东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市)”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3] 
词条标签:
城市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