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棣县
- 中文名称
- 无棣
- 外文名称
- wudi
- 别 名
- 海丰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山东省滨州市
- 下辖地区
- 车王镇、水湾镇、碣石山镇等镇
- 政府驻地
- 无棣城
- 电话区号
- 0543
- 邮政区码
- 251900
- 地理位置
- 渤海湾西南边
- 面 积
- 1963平方千米
- 人 口
- 437113
- 气候条件
- 四季分明
- 著名景点
- 禹贡碣石山大口河景区、海丰塔、秦台、汉垒、光武城、吴式芬故居
- 机 场
- 济南、天津、东营
- 火车站
- 济南、天津、东营 、沧州、 德州
- 车牌代码
- 鲁M
目录
- 1 历史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环境
- ▪ 位置
- ▪ 气候
- 4 经济
- ▪ 农业
- ▪ 工业
- ▪ 服务业
- 5 社会
- 6 人口
- 7 交通
- 8 资源
- 9 特产
- 10 旅游
- 11 人物
- 12 荣誉
无棣县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县境内有人类聚居,有东李遗址、韩家窑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西小王乡王家坟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磨制石斧。原始社会后期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落集团时期,属于东夷集团。有唐虞时期无棣山(碣石山)、有大禹治水之导河无棣水(无棣沟)。
夏县境为兖州之域。“九河入海处当属兖州”。《禹贡》载:“济水、河水之间一带是兖州。”
商县境属薄姑(又名亳姑、蒲姑)国地,治所在博兴县境内。
西周县境为无棣邑,因境内有无棣山、无棣水而得名。周灭商,姜太公封齐君建国于营丘。无棣邑为齐国北疆、渔盐之区,是华夏古老城邑之一。《左传》载:“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清《海丰县志》载:“今之武乐庆盐皆其旧境。”《宁津县志》载:“周,宁津属无棣邑。”《盐山县志》载:“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盐山县为无棣地。”
春秋战国无棣邑,为齐国地。《史记》载“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救燕返国,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于是分沟(无棣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国”。自此无棣沟以北地区划归燕国,沟为齐燕国界。
秦县境为厌次县,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秦始皇以东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读压)之,次舍于此,而得名,治所在今惠民县桑落墅北。楚、汉战争时期,县境为汉将韩信所据,筑有韩信屯兵的信阳城,位于信阳乡车里村。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县境置阳信县,属渤海郡,治所在信阳乡车里村信阳城。新朝渤海郡改迎河郡,随属之。
东汉 县境初属青州平原郡富平县,永平五年(62年)改为厌次县,延光元年(122年)改属冀州渤海郡阳信县,延康元年(220年)阳信县改属青州乐陵郡。
魏 晋县境属冀州乐陵国阳信县。晋末国改郡,为乐陵郡阳信县。
东晋十六国县境为阳信县地,晋咸和二年(327年)属后赵。晋太和元年(366年)属前燕。晋太元七年(382年)属前秦。晋太元二十年(395年)属后燕。晋义熙五年(409年)属魏。
南北朝 县境为阳信县,南朝宋属冀州乐陵郡,后属北魏青州乐陵郡。北魏熙平三年(517年)冀、瀛州并为沧州,阳信改属沧州乐陵郡。后为东魏、齐地。高齐天保七年(556年)厌次省并入阳信县,阳信县移治马岭城(今惠民县),为附廓县。
隋无棣县,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县北部、饶安县东部置,属棣州,治庆云县于家店村。大业二年(606年),棣州改沧州,属沧州。大业八年(612年)废州置郡,属渤海郡。

无棣县建筑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无棣县,属河北道沧州。
后周无棣县,隶属河北东路沧州保顺军。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置保顺军于无棣县东南二十里,治所在信阳乡城角村,军如下州,辖无棣一县。
北宋无棣县,于治平元年(1064年)移治保顺军城,称望县,即县治置军使。大观二年(1108年),属沧州景城郡保顺军。
金无棣县,属河北东路沧州保顺军。天会四年(1126年),金兵占沧州,无棣县入金。泰和三年(1203年),保顺军废,无棣属河北东路沧州。
元无棣县,属河北东路沧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南宋咸淳元年),无棣省并乐陵,以县治入济南之棣州,寻复置。是年,析无棣为东西二县,县境为东无棣属棣州,治信阳乡城角村。西无棣县隶沧州,即今庆云县,治于家店村。
明海丰县,属武定州。洪武四年(1371年),无棣县省并。明史载:洪武初州县俱废,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置海丰县(另旧县志载:明建文四年九月初四无棣改海丰),以县境有海丰乡,西北有海丰场取名,初属滨州,后属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乐安州改武定州,随属之。
清海丰县,属山东省济东泰武临(济南)道武定府。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改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升为府,随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棣县,1949年10月6日,县政府迁无棣城。1950年5月,渤海区及所辖专区撤销,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0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属淄博专区。1959年1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1961年,专区与县恢复原建制,属惠民专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滨州地区。2001年1月,滨州地区改滨州市,无棣随属。
无棣县行政区划
无棣县地理环境
无棣县位置

无棣县风光
无棣县气候
无棣县经济
无棣县农业
2005年无棣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3亿元,比上年增长7.43%。其中,农业总产值13.18亿元,林业总产值0.09亿元,牧业总产值5.55亿元,渔业总产值6.37亿元,分别增长-11.89%、214.95%、70.32%、10.35%。无棣县粮食总产25.33万吨,增长59.5%,其中玉米单产达414公斤(历史新高),增长5公斤。枣总产量达11.05万吨(历史新高),增长16.4%,其中冬枣增长84.0%;家禽出栏量达2120.85万只,增长214.4%。其他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均保持稳定较快发展。[6]
2008年无棣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8.01%。其中,农业总产值19.40亿元,增长3.73%;林业总产值0.32亿元,增长0.38%;牧业总产值14.31亿元,增长10.74%;渔业总产值9.86亿元,增长10.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5亿元,增长20.41%。小麦和玉米单产分别为367公斤、439公斤,分别增长7.4%、减少2.66%,小麦单产创历史新高。棉花单产88公斤,比上年增加3公斤。枣总产量达19.64万吨,增加2.14万吨,增长12.18%,创历史新高。家禽出栏量达5442.91万只,增长23.88%。[7]
2009年无棣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可比价)。其中,农业总产值21.66亿元,增长4.1%;林业总产值0.33亿元,增长4.6%;牧业总产值15.42亿元,增长6.5%;渔业总产值10.36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5亿元,增长17.5%。2009年粮食总产31.01万吨,比上年增长8.1%。小麦和玉米单产分别为374公斤、462公斤,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1.88%、5.15%。棉花总产4.06万吨,比上年减少5.35%。枣总产量达23.50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3.86万吨,增长19.68%,其中小枣总产(鲜)11.98万吨,比上年增长1.75万吨,增长17.15%;冬枣总产11.52万吨,比2008年增加2.11万吨,增长22.43%。水产品产量12.59万吨,同比增长2.38%,其中海水产品12.17万吨,同比增长4.27%,增幅比上年提高13.27个百分点。[8]
无棣县2010年渔业实现总产值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粮食总产29.43万吨,减少3.7%;棉花总产3.04万吨,减少15.7%;油料总产0.05万吨,减少37.76%;水果总产23.37万吨,减少1.52%;蔬菜总产1.38万吨,增长4.72%;水产品总产7.23万吨,增长3.22%。肉类总产9.21万吨,禽蛋总产0.81万吨,奶类总产0.26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 533公顷。无棣县农机总动力82.2万千瓦,增长5.75%。[9]
无棣县工业
2005年无棣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1.62亿元,增长49.46%;实现工业增加值32.39亿元,增长55.82%,占GDP的比重达45.55%。[10]
2008年无棣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41家,比上年净增10家;完成总产值272.1亿元,增长26.99%;实现工业增加值72.49亿元,增长5.31%,比上年减少21.4个百分点。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无棣县规模上工业增速逐渐减缓,1-3月增加值增幅为23.60%,至6、7、8月分别回落到11.60%、10.54%、9.89%,11月份4.75%为全年最低点。[11]
2009年底,无棣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151家,比上年末净增10家。2009年无棣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18.14%,增速比上年提高12.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中有升,2009年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7.5%,为全年最低;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上升为10.46%;增加值增幅6、7、8月份分别提高到16.03%、16.22%、16.60%;11月份为17.4%。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0.07亿元,同比增长17.53%。工业品产销率为100.05%,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12]
2010年无棣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家,实现增加值101.69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74亿元,增长13.2%;实现利税32.40亿元,增长16.0%;实现利润27.99亿元,增长1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04.61%,同比提高14.6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7.1%。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3 320万元。[13]
无棣县服务业
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13%。一是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县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58亿元,增长23.68%;县以下乡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7亿元,增长22.3%。二是限额以上企业增长迅速。全部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5亿元,增长39.81%。三是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无棣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7亿元,增长24.73%。
2008年无棣县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0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3%;其中出口总额2266万美元,增长9.2%。实际利用外资1030万美元,减少42.1%。
2008年末无棣县各项存款余额58.38亿元,较年初增加11.37亿元,增长24.17%;无棣县各项贷款余额67.11亿元,较年初增加9.47亿元,增长16.4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8.41亿元,增长26.22%,比上年底提高12.34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涨趋势。[15]
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7%。运行特点一是限额以上企业增长迅速。全部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亿元,同比增长42.34%。二是城乡市场共同繁荣。2009年县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36亿元,同比增长20.30%;县以下乡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75亿元,同比增长17.88%。三是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无棣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2亿元,同比增长20.94%。
2009年无棣县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55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64.60%;其中出口总额2069万美元,同比减少8.70%。实际利用外资830万美元,同比减少19.40%。
2009年末无棣县各项存款余额72.55亿元,较年初增加14.17亿元,同比增长24.27%;无棣县各项贷款余额87.57亿元,较年初增加20.46亿元,同比增长30.4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3.93亿元,同比增长14.36%,呈现稳步上涨趋势。[16]
无棣县社会
教育
2008年末中学数22处,与上年持平,教职工人数2810人,增长20.7%,在校学生18596人,减少876人。年末小学数71处,减少4处,教职工人数2238人,减少4.03%,在校学生30928人,增加1942人。[18]
2010年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 922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5 557人。初中18所,在校生1.21万人。小学67所,在校生2.7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3人。共取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专利申请量96件,授权专利69件。[19]
文化
卫生
2010年有卫生机构1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 485张,卫生技术人员1 58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38人,注册护士373人。[19]
体育
科技
无棣县人口
2004年底无棣县总人口43.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3万人。男女性别比104.7∶100,人口出生率11.96‰,死亡率5.89‰,自然增长率6.07‰。有少数民族16个,5478人。有汉、回、蒙、满、藏、傣、布依、壮、土家、苗、朝鲜、维吾尔、彝、锡伯、哈尼、鄂伦春16个民族。[26]
2010年无棣县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辖6镇3乡2个街道,571个行政村。年末无棣县总人口42.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4万人,人口出生率15.7‰,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9.9‰。有少数民族19个,5 476人。[27]
无棣县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426503人,占总人口的99.1%, 少数民族11个, 3935人。其中回族3914人(车王镇2978人,水湾镇419人,小泊头镇376人,无棣镇17人,马山子镇13人,柳堡镇4人,埕口镇2人,城区105人);蒙古族2人(无棣镇1人,城区1人);满族7人(无棣镇2人,埕口镇1人,城区4人);藏族2人(埕口镇1人,碣石山镇1人);傣族2人(信阳乡1人,小泊头镇1人);瑶族2人(无棣镇1人, 小泊头镇1人);拉祜族1人(柳堡乡);布依族1人(水湾镇);壮族2人(小泊头镇);珞巴族1人(小泊头镇);土家族1人(小泊头镇)。[28]
无棣县交通
无棣县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183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6.17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65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分别为1 169.1万吨和51万吨,分别增长6%和63%。港口货物吞吐量81万吨,增长4.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7亿元,增长5.9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7亿元,增长0.57%;邮政业务总量2 033.88万元,增长3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3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37万户,互联网用户3.15万户。[29]
无棣县资源
水产资源
海岸线长102公里,浅海渔场150万亩,滩涂98万亩,潮间带48万亩,宜盐面积653万公亩,已开发盐田356万公亩,原盐年产量达220万吨,是全国大型优质盐生产基地和重点出口盐基地。宜渔面积20万亩,近海盛产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资源尤为丰厚。海产品年捕捞量6万余吨。已开发海水养殖水面11万亩,对虾、梭子蟹、各种鱼类及贝类等年养殖产量7.5万吨,产品远销日、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30]
矿产资源
地下卤水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浓度高,发展盐业和盐化工条件优越。已探明原油储量5000万吨、天然气储量2亿立方米的富台大油田,是国家“十五”期间石油增储上产的主阵地,现已实施大规模开采。拥有3条长56公里,总地质储量3.6亿吨且随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的世界罕见的贝壳砂矿带。这种矿砂属世界稀有矿产资源,是生产日用高档瓷器、饲料、水泥的理想原料。[30]
无棣县特产
金丝小枣
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始于夏商,盛于唐代,被誉为“华夏枣都”。无棣县有枣面积115万亩,枣树4100万株,其中小枣树2720万株,冬枣树1380万株,年产小枣(干)4500万公斤,冬枣3000万公斤。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无棣金丝小枣因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特殊,品质独特而驰名中外,在2002年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评为金奖。[31]
含糖量70%-80%,1公斤鲜枣含维生素C的总量为546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1、B2(核黄素)、B1(硫胺素)和尼克酸、钙、磷、铁、胡罗卜素等。[32]
渤海黑驴
也称“德州驴”,主产无棣县。早在清乾隆年间,无棣农民常用驴运盐去德州地区进行盐畜交易,德州就成为无棣驴的集散地,“德州驴”之名由此而来。其体型高大,肌肉发达,形体匀称而健壮,头颈高昂,面直口齐,眼大有神,背腰平直,肋骨拱圆,腹部充实,关节明显。按毛色分,有“三粉”和“乌头”两大类。其生长发育快,驴驹一岁时,体高、体长即达到成年的85%以上;3岁时,发育基本完成,一般体高140厘米,体长141厘米。体重一般在311公斤左右。[33]
梭子蟹
俗称“螃蟹”。在众多海产中,以其肉鲜味美,堪称“海鲜一绝”。梭子蟹营养丰富,蟹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还有蛋白、脂肪、糖、钙、磷、铁等其他营养物质,是渤海中经济量高,产量最大的经济蟹类。蟹肉不仅供食用,还可供药用,有清热、散血、滋阴的功效。[34]
无棣县旅游
碣石山旅游风景区

碣石山
大口河海滨旅游度假区
区内有3条长56公里,总储量达3.6亿吨,并随着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的贝壳堤带。2002年,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宝塔,为无棣旧八大景之一“丛林塔影”堪称齐燕一绝。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40年),明正德、万历、清乾隆年间三次修葺。1957年,经上级批准将因地震震裂的残塔夷平。1991年县委县政府倡导重建。
无棣塔影公园
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县城塔影街。距离滨州市约60余公里。是展示无棣悠久历史人文的公园。园内有海丰塔及旧址、金古厅、钟鼓楼、白石女像、渤海黑牛雕像、荷花湾、明代大觉寺殿和清代高等学堂,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38]
水沟村海韵渔家乐
水沟村位于埕口镇政府驻地以北15公里,大济路以西。东临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面与黄骅港隔河相望,有360户、1300人,滩涂面积5700亩,以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渔业旅游,船舶维修、盐业生产为主导产业,有”鲁北海业第一村”之称。2013年10月入选“好客山东最美乡村”。[39]
吴式芬故居位于旧无棣城南门里西侧,占地7000平方米,院内古木参天,气势古朴典雅。故居南院始建于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原为明代户部尚书王佑之宅弟,由吴氏十三世吏部尚书吴绍诗购置后重新扩建,现明代建筑犹存,至今已有500年历史。[40]
无棣县人物
杨巍(1516—1608),无棣县人,是明代中期的一位重臣,官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周礼》“六官”中有“天官”一职,其职务类后世的礼部、吏部,所以后世的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也称之为“天官”,杨巍在明代担任过吏部尚书,故乡人习称为“杨天官”。[41]
吴式芬(公元1796-1856年年),字子苾,号诵孙,海丰(今无棣)县人。嘉庆元年丙辰年二月二十四日,生于京师。 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清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生平专攻训诂之学,长于音韵,精于考订,凡鼎彝、碑碣、汉砖、唐镜之文,皆拓本收录。懂古代绘画和书法,善鼓琴,爱作诗。[42]
石景芳(1912—1942)原名石玉琮,字景芳。无棣县刘风台人。1937年8月担任中共无棣县第一任书记。1938年3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任政治特派员,同年夏秋之交到东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10月任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39年5月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1940年5月任冀南六专署专员兼军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与地委书记杜子孚、组织部长邸玉栋率机关干部和警卫连百余人转移时,遇到日军“大扫荡”,经过激战在赵柳林附近壮烈牺牲。[43]
李山,祖籍山东无棣。1926年生于青岛。幼年与大海为伴,“海水青天浩渺无涯之印象 深植于心”是以后画中多辽阔深远之致。1937年抗日战争起,随父母返农村故乡,读书于田埂柳荫下,耽玩与野草秋虫声中,诸多童年回忆,多融于后来花鸟画创作中。[44]
无棣县荣誉
- 中国枣乡
- 中国海盐生产大县
-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 海瓷艺术故乡
-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