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绥县
扶绥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东经107°3'-108°6',北纬22°11'-22°57'之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西邻崇左市江洲区,南接防城港市上思县,北靠南宁市隆安县,西南与崇左市宁明县交界,县治新宁镇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直线距离仅45公里;总面积283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扶绥县辖8个镇3个乡,总人口45万(2015年)。2015年,扶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1-3]
- 中文名称
- 扶绥县
- 外文名称
- Fusui County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 下辖地区
- 8个镇3个乡
- 政府驻地
- 新宁镇
- 电话区号
- 0771
- 邮政区码
- 532100
- 地理位置
- 崇左市东部
目录
- 1 建制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状况
- ▪ 位置境域
- ▪ 地形地势
- ▪ 地质
- ▪ 气候条件
- ▪ 水文
- 4 自然资源
- ▪ 矿产资源
- ▪ 动物资源
- ▪ 植物资源
- 5 人口民族
- ▪ 人口
- ▪ 民族
- 6 经济发展
- ▪ 概况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
- 7 社会事业
- ▪ 社会保障
- ▪ 教育事业
- ▪ 文体事业
- ▪ 医疗卫生
- 8 交通
- 9 民俗文化
- ▪ 民俗节日
- ▪ 婚嫁风俗
- 10 旅游景点
- ▪ 花山岩画
- 11 地方名人
扶绥县建制沿革
扶绥县境域秦朝以前属百越地。
南朝至隋,扶绥县部分
扶绥县(图一)
地区(原属扶南地区)属郡县辖地,其余为西原土著溪峒。

唐初,县境地除东部地(今扶绥县龙头乡境)属邕州如禾县外,其余均为西原土著溪峒地。
五代时,境内地均属南汉。
明清时设新宁州、永康州、忠州土州均隶属南宁府,罗阳土县,陀陵土县隶属太平府。
民国时期,改忠州为忠县,后复改为绥渌县,改永康州为永康县,后复改为同正县,改新宁州为扶南县,罗阳土县改土归流并入同正县。
1949年12月,绥渌县、扶南县、同正县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均属龙州专区。
1951年7月,扶南、同正、绥渌3县合并为扶同绥县。10月,改为扶绥县。1951年,龙州专区改称崇左专区。
1958年12月,扶绥县与崇左县合并称左江县,属南宁专区。
1959年5月,左江县复分为扶绥县和崇左县。
1960年1月,扶绥县与崇左县合并,称崇左县。
1962年3月27日,扶绥与崇左分县,恢复扶绥县建制,仍属南宁专区。
1970年11月,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
1950年辖10个区,199个乡。1957年辖9个区,5个镇,78个乡。1958年辖8个公社。1964年辖9个区,97个公社。1982年辖1个镇、10个公社。1984年辖1个区,4个镇、7个乡。1989年辖8个镇、5个乡。1994年辖8个镇、4个乡。
1996年,扶绥县面积283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人。辖8个镇、4个乡:新宁镇、渠黎镇、渠旧镇、柳桥镇、东门镇、山圩镇、中东镇、东罗镇、龙头乡、扶南乡、岜盆乡、昌平乡。县政府驻新宁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扶绥县总人口366397人。其中:新宁镇43763人,渠黎镇48195人,渠旧镇22258人,柳桥镇26263人,东门镇38469人,山圩镇29378人,中东镇35292人,东罗镇32564人,扶南乡18185人,龙头乡27451人,岜盆乡23969人,昌平乡20610人。
2002年7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2]124号)同意将扶南乡与新宁镇合并为新宁镇,原扶南乡和新宁镇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新宁镇管辖。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3个乡:新宁镇、渠黎镇、渠旧镇、柳桥镇、东门镇、山圩镇、中东镇、东罗镇、龙头乡、岜盆乡、昌平乡。[18]
扶绥县行政区划
扶绥县地理状况
扶绥县位置境域
扶绥县地处东经107°3'-108°6',北纬22°11'-22°57'之间,南北最大纵距7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西邻崇左市江洲区,南接防城港市上思县,北靠南宁市隆安县,西南与崇左市宁明县交界,县治新宁镇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直线距离仅45公里;总面积2836平方公里。[3]
扶绥县地形地势
扶绥县地质
扶绥县气候条件
扶绥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春季温暖湿润、秋季干燥少雨,冬季短促气候较低。2011年平均气温21.7℃,年日照时数1550.5小时,总降雨量1121.3毫米,每年降雨天数大约在130―200天之间。境内平均风速为1.8米/秒,风速、风向随季节变化。冬季多东北风,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为东南风,少数为东南风,一年中最多风向为东北风。[3]
扶绥县水文
扶绥县自然资源
扶绥县矿产资源
扶绥县动物资源
截至2014年,扶绥县珍稀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猕猴、南麝、果子狸、蛤蚧、山瑞、穿山甲等,其中白头叶猴、黑叶猴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岜盆乡设有珍稀动物保护区。家养动物有猪、牛、马、羊、鸡、鸭、鹅、鸽等。[3]
扶绥县植物资源
截至2014年,扶绥县林木以速生桉树和松树为主,名树有金花茶
剑麻
树、姑辽茶树、子京木黄花梨、油木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花生、木薯、西瓜、南瓜、甘蔗等。主要果树有龙眼、荔枝、坚果、柑桔、芭蕉、菠萝、板栗、芒果、桃果、八角、三华李等。[3]

扶绥县人口民族
扶绥县人口
截至2014年,扶绥县总人口为45.91万人,常住人口为39.1万人,城镇人口为16.12万人,城镇化率为41.23%。年内出生人口8896人,死亡人口283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22‰。[21]
扶绥县民族
扶绥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县。
扶绥县经济发展
扶绥县概况
2012年,扶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6.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4.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8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034元。[20]

2013年,扶绥县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10.1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6%,增速与2012年相比提高1.2%,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列全市第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8.9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4.8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6.3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7.3%。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5.57%、67.96%和16.47%,分别拉动GDP增长了1.6%、7.2%和1.8%。三次产业的结构为35.4:40.7:23.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3.9%。[23]
2014年,扶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1287614万元,比2013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167万元,比2013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50031万元,比2013年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358416万元,比2013年增长7.1%。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9.5%、42.7%、27.8%。人均GDP为33028元,比2013年增长7.01%。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66295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018万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3.2%和5.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4899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7.2%。人均财政收入4266元,比2013年增长2.5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91%,同比2013年下降1.6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2758万元,比2013年增长11.54%;各项贷款余额510004万元,比2013年增长18.06%。[21]
2015年,扶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比2014年增长9%;财政总收入17.63亿元,比2014年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比2014年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比2014年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6元,比2014年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9504元,比2014年增长10%。[24]
扶绥县第一产业
2014年,扶绥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290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4.
12%,其中:农业产值492258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3.56%;林业产值35669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2.5%;牧业产值43493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12%;渔业产值26665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7.8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822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5.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718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4.12%。

2014年,扶绥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2540公顷,同比2013年增长0.5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960公顷,同比2013年增长0.48%,粮食总产量64668吨,同比2013年下降2.06%,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1554公顷,同比2013年减少0.2%,总产量50808吨,同比2013年减少2.74%;玉米播种面积3428公顷,同比2013年增长3.25%,总产量12440吨,同比2013年增长0.31%;豆类播种面积662公顷,同比2013年下降2.36%,总产量803吨,同比2013年下降0.62%。糖蔗种植面积83340公顷,同比2013年下降1.48%,总产量6198329吨,同比2013年增长1.9%;蔬菜播种面积13408公顷,同比2013年增长4.85%,总产量360380吨,同比2013年增长6.21%。园林水果产量157543吨,同比2013年下降4.19%。其中:香蕉产量98382吨,同比2013年下降5.52%,橙产量15347吨,同比2013年下降3.99%,柑产量5831吨,同比2013年增长2.35%,龙眼产量9478吨,同比2013年下降8%,芒果产量2429吨,同比2013年下降13.71%,荔枝产量1508吨,同比2013年下降7.14%。年末果园面积13505公顷。
2014年,扶绥县生猪出栏14.56万头,同比2013年增长1.25%,生猪存栏18.21万头,同比2013年增长0.89%;牛出栏1.49万头,同比2013年增长4.93%;羊出栏1.28万只,同比2013年增长5.79%;家禽出栏223.05万只,同比2013年下降6.77%。禽蛋产量580吨,同比2013年增长0.17%。肉类总产量16337吨,同比2013年下降0.31%。
2015年,扶绥县完成9.56万亩“双高”基地任务,共获得自治区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23亿元、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6000万元;投资6600多万元推进扶绥“甜蜜之光”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24]
扶绥县第二产业
2014年,扶绥县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293533万元,比2013年增长16
.1%;实现增加值49325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61626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6.4%;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1125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2.1%。[21]

2014年,扶绥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成品糖1139184吨,同比2013年增长17.7%,人造板237635立方米,同比2013年增长36.7%,水泥生产6246562吨,同比2013年增长14.8%,塑料制品14743吨,同比2013年增长20.8%,味精24852吨。[21]
扶绥县第三产业
2014年,扶绥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242.8万元,比2013
年增长12.4%。按销售区域分,城镇实现114105.3万元,比2013年增长11.18%;乡村实现72137.5万元,比2013年增长14.39%。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418265.1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4885.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4.1%。[21]

2014年,扶绥县全年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98155万吨公里,比2013年增长10.9%;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8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6.84%;电信业务总量25774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0.38%。[21]
扶绥县社会事业
扶绥县社会保障
2014年,扶绥县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522人、新增城镇就业32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五大保险”新增参保1.01万人。职工养老保险征缴1.4亿元,全市第一。报销城乡居民医疗费用237万元,发放职工养老保险金2.2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4269万元、低保金4730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546万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546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266套,改造农村危房1430户。精准扶贫3860户,脱贫人口1.2万人。投入4551万元改造71个行政村电网,投入1120万元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修建村屯道路50公里。[25]
扶绥县教育事业
除此之外还有高等院校,目前就有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空港校区
,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落户扶绥。
扶绥县文体事业
2014年,扶绥县《扶绥壮族酸粥》、《扶绥壮族舞雀》、《扶绥壮族采茶剧》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山申遗工作深入推进(花山已成功申遗[17]
),新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个,举办大型文体活动119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433场。[25]
扶绥县医疗卫生
截至2014年,扶绥县有扶绥县中医院和扶绥县人民医院2所二甲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84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03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29758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62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668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34人。[21]
扶绥县交通
扶绥县有南凭铁路贯穿全境,在境内有岜关岭、扶绥、渠黎、大陵、渠旧五个火车站,铁路长50公里。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经龙头、岜盆、新宁、渠黎、渠旧五个乡镇,全长68公里。南凭322国道经山圩、东门、柳桥三个乡镇,全长60公里。[3]
扶绥县民俗文化
扶绥县民俗节日
扶绥县民族节日,除传统节庆如春节、元宵、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送灶、除夕等壮、汉族皆过的民间节日之外,还保留了扶绥壮族特有的节日,如农历二月初二春社、八月初八秋社,这两天均为“社日”,农历三月初三“扫墓节”,三月三歌节、农历四月初八“麦热节”(也叫“佛浴节”、“牛魂节”),农历七月十四“鬼节”、农历十月“丰收节”(“十成节”“九成节”)。[10]
扶绥县婚嫁风俗
扶绥县壮、汉男女的婚嫁解放前大多尊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先由男方家长看上姑娘,托媒人提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将姑娘年庚放在男家神龛香案上,三天之内无“破碗”等不祥之兆,则认为“八字”好,可以结合。新娘出嫁的前几天,必须痛苦几昼夜,唱“哭嫁歌”。但是,在壮人居住的村寨,亦有不少青年男女是通过“唱山歌”的方式结成姻缘的。这是壮乡特有的“谈恋爱”方式,解放前此风很盛,解放后逐渐少了。扶绥瑶族青年男女联姻,先自由对山歌,在歌圩上互换头巾、雨伞或雨帽等,之后索取赎钱作为定婚凭证。而后男方告之父母,同意后,乃卜卦合命,如“无冲无克”,即托媒人到女家议婚。结婚迎亲之日,新郎就有“三关”拦路之俗:“过路关”,新郎要答对山歌才能通过。“对歌关”,全村青年男女群集于新房外,与新娘对唱山歌,过关后新郎方可在家过夜(夫妻不同居),所以,新郎必须邀请高明歌手作伴,以便必要时代新郎作答。“封包关”,新郎新娘同返男家,离村时,须将事先准备好的“封包”(利事钱)分给她们才得过关。建国后,瑶族婚姻习俗基本同壮族。[10]
扶绥县旅游景点
广西扶绥龙谷湾旅游休闲度假区
扶绥龙谷湾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崇左市扶绥县,距南宁市4
5公里。项目建设用地101.5公顷,总投资10亿,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为道路平整、绿化以及景区大门、风雨桥、古塔、部分古街道、恐龙博物馆、玛雅传奇漂流和三星级度假酒店的建设。第二期的建设是四星级壮族文化主题度假酒店和嬉水乐园。第三期为五星级度假酒店、动感地带及户外拓展活动中心的完善。项目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入口旅游服务区、恐龙乐园区、休闲运动拓展区、百越民族风情体验区、生态山水休闲观光区。其中,恐龙乐园区是根据扶绥县于1973年和2001年先后在那派盆地出土的恐龙化石演变而成。恐龙乐园区内的“玛雅传奇漂流”是引入玛雅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游乐园,总长两公里。[26]

九重山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九重山是广西扶绥县岜盆乡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范围面积约20平方公里。该保护区位于扶绥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距南宁市60公里,距崇左市80多公里,距南友高速公路扶绥出入口16公里,322国道从旁边经过,进入景区的道路是15公里的县级公路。保护区总面积10483公顷(157245亩),核心区位于岜盆乡弄廪村,面积20平方公里。[27]

金鸡岩
金鸡岩位于扶绥县城西北隅,坐落在架
金鸡岩景区
山腰间,濒临左江,与扶绥中学隔江相望。主洞面积40多平方米,高4米、内设有金鸡娘娘、斑民夫人、花公、花婆、花木兰等塑像。洞口左侧有伏波亭,右侧有伏波将军塑像。沿江岸有103级石阶通往洞口。金鸡岩为明代遗址。相传金鸡娘娘于此修道成正果,故名“金鸡岩”。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留下“三误三返”游迹;清代名人刘宅俊在悬崖岩壁上刻镌着“鸡岩帆影”题词;道光癸卯年记载着李佑会题刻铭诗。[28]

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扶
绥县渠黎镇南部,距离渠黎街2公里,交通便利,经南友高速、园区大道可直接通往;且有公交车经渠黎林场及岜盆乡通往县城。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有壮族民居展馆、进士名楼、开心农贸市场、炎鑫度假村等十多个景点。

扶绥县花山岩画
扶绥县地方名人
甘苦(1924-1993),1924年1月出生于广西扶绥县渠旧镇的壮族家庭。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6月至1993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31]
李素芬,昌平乡木民村人,壮族,初中文化。1930年9月出生,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5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粤桂边纵队战士,清匪反霸工作队副队长、队长,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钦州地区基建局局长,中共灵山县委书记,中共钦州地委副书记、钦州地区专员。[33]
钟纪,扶南县长和乡长沙村(今扶南乡长沙村)人,壮族。钟毅将军胞弟。黄浦军校、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步四队队长,高级班班主任,广西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陆军一七三师师长、第七军参谋处处长,军政部第十补训处处长,第七军军长,国大代表,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官,南京联勤司令部副司令,陆军总司令部副司令(中将)。建国前夕离开大陆。[33]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