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
- 中文名称
- 榕江县
- 外文名称
- Rongjiang County(英)/Xend Fangb Xeeb(苗)
- 别 名
- 贵州体操之乡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贵州
- 下辖地区
- 9镇、5乡、5民族乡
- 政府驻地
- 古州镇
- 电话区号
- 0855
- 邮政区码
- 557200
- 地理位置
- 贵州东南部,都柳江中上游
- 面 积
- 3315.8平方千米
- 人 口
- 35万人(2013年)
- 方 言
- 汉语西南官话、侗语、苗语中部方言
- 气候条件
-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龙塘、大利侗寨
- 火车站
- 榕江站
- 车牌代码
- 贵H
- 建立时间
- 1913年
- GDP
- 35.43亿元
- 地 标
- 三宝千户侗寨景区
- 主要民族
- 侗、苗、汉、水、瑶等
- 县 长
- 李昌钦(2013年)
- 行政代码
- 522632
目录
- 1 建置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 ▪ 气候
- 4 自然资源
- ▪ 植物资源
- ▪ 矿产资源
- ▪ 水资源
- 5 人口民族
- 6 经济
- ▪ 综述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
- 7 社会
- ▪ 教育
- ▪ 社会保障
- ▪ 医疗卫生
- ▪ 文化
- 8 交通
- 9 民俗文化
- 10 旅游
- 11 特产美食
- ▪ 特产
- ▪ 美食
榕江县建置沿革
榕江,昔称古州。
元至元二十年(1360年)置古州八万洞总管府,后改军民府,属思州安抚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古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六年(1393年)置古州卫,寻废;永乐六年(1408年)设古州司流官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古州蛮夷长官司属黎平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开泰县承分驻古州;七年(1729年)设古州镇,置古州厅,以黎平府同知驻其地;乾隆元年(1736年)置古州兵备道;二年(1738年)移开泰县承分驻朗洞。
民国二年(1913年)改古州厅为榕江县,属黔东道;十二年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独山专区。
1952年,属都匀专区。
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将从江县并入。
1997年,榕江县辖6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古州镇。
2003年,辖6个镇、14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共有268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
2006年8月25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车江乡,其原辖地划归古州镇管辖。
2007年,辖6个镇、13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268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
榕江县行政区划
2014年,全县下辖6个镇13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268个行政村。
榕江县地理环境
榕江县位置境域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南北长93千米,东西宽66.5千米,国土面积3315.8平方千米。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7]
榕江县气候
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山地特色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1℃,积温大于6500℃,降水量12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300多小时,无霜期超过310天。空气质量优良,年日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
榕江县自然资源
榕江县植物资源
榕江县矿产资源
榕江县水资源
榕江县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榕江县境内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水族、瑶族等15个民族。
榕江县经济
榕江县综述
2013年,榕江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35.4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2亿元,比2012年增长26.7%;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42.09亿元,比2012年增长20.7%;财政总收入完成6.2亿元,比2012年增长4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6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35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提高到7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0.9:27.2:41.9。[10]
榕江县第一产业
2013年,榕江县粮食生产总产量达9.46万吨,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由53:47调整到50:50。建成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3000余亩、葛根基地1.5万亩,小香鸡、香猪、脐橙产业初具规模。培育春晖蔬菜、锡利贡米等8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肉类总产量达1.25万吨。完成营造林5000亩,采伐木材34万立方米。[11]
榕江县第二产业
2013年,榕江县500万元以上企业22户,工业产值完成27.53亿元,比2012年增长46.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52亿元,入驻园区企业50家,实现产值26.98亿元,税收1.12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7亿元。认真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新增微企100户。黔闽活性炭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与杭州市桐庐县签订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1个,签约资金50.2亿元,到位资金37亿元。[10]
榕江县第三产业
榕江县社会
榕江县教育

榕江学校
截至2013年,榕江县建成4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榕江民中等14栋学生宿舍,改建15栋学生食堂,完成县一中教学综合楼主体工程,落实教育“9+3”计划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两免一补”政策,下拨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2012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2396万元。[10]
榕江县社会保障
2013年,榕江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发放城乡低保金7782万元,重点优抚对象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1644万元,冬春及季节性粮食救助1311.7吨。建成县社会福利院、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养护楼;启动县城殡仪馆和公墓建设。完成54个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7个,投入资金1849万元;发放粮种、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2630万元。[10]
榕江县医疗卫生
2013年,榕江县完成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县卫生监督局业务用房、3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业务用房、241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和县中医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开工建设7个乡镇卫生院职工保障房;启动3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10]
榕江县文化
2013年,榕江县“大利侗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加全州第八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名列全州第3名,成功申办全州第九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了2013年“中国·贵州·榕江苗王庙文化研讨会”和2013年“中国·榕江萨玛节”。[10]
榕江县交通
榕江县城位于都柳江畔,处于贵阳与桂林的中点上,距两地空间距离皆为190余千米。公路、铁路未兴之前,对外交往主要依靠水运,榕江历为黔桂两省的水上枢纽,是贵州省对广东、广西交往的门户,船舶顺江而下可直达广州。对外交往主要靠321国道与880省道,4个出境方向与外界联系,皆为柏油公路。厦蓉高速公路与贵广高速铁路通过县境中部,分别从县城的南北经过。铁路建成后,至贵阳、桂林在1小时以内,至广州不足3小时,榕江将成为贵州东南最大的人员物资集散地。县东北方向有黎平机场、西南方向有荔波机场,距离皆在100千米的范围内。321国道、炉榕公路、锦榕公路在县城交织。20个乡镇全部通车,全县通车里程已达782公里。[7]
榕江县民俗文化
侗族大歌

苗族服饰
苗族牯脏节
苗族吃牯脏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的某个“亥”日或“辰”日,通常举行7天。前3天是大娱乐,全寨大吹芦笙,进行踩芦笙堂欢跳芦笙舞活动。到第4天寅时,举行吃牯脏踩堂仪式。此时,走在最前面的是穿花衣、羽毛裙,头戴特制的白野鸡毛帽的牯脏头;跟着的是领头的芦笙队,然后,是众多的芦笙队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牯脏牛和扛着已故先人生前所喜欢的衣物的人们;最后是放鞭炮、铁炮的和参加牯脏活动的队伍。队伍绕牯脏堂3圈,便由牯脏头对着牯脏牛念一阵《吃牯脏词》,念毕后就回家。当人们离开牯脏堂时,土铁炮、火药枪和芦笙齐鸣,霎时,牯脏堂上芦笙阵阵,枪炮声声,人声鼎沸,一片欢腾。
次日寅时(即凌晨3-5点钟),人们将牯脏牛牵到“祭祖堂”,由牯脏头念了一阵《祭祖词》后并鸣枪三响,这个时候呢,各家各户便开始祭祖。从这天起(即第4天),直到第7天吃牯脏结束,每天人们都是酒酒肉肉,摆宴吃喝。[14]
榕江县旅游

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榕江县“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有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B级景区、4个A级旅游村寨和5个B级旅游村寨。是全省三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黎从榕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已形成三宝千户侗寨为核心的都柳江多民族文化旅游线和以茅人河为核心的环雷公山苗风侗韵旅游线。[15]
西山苗王庙
苗王庙位于榕江县城西卧龙冈上。从城内步行一公里可达。属榕江县著名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兴建时代无考。庙内有苗王塑像,身长七尺,赤足芒鞋,着左衽服,双目炯炯有神,昔日香火旺盛。文革时期,庙曾被毁,后群众自愿筹款捐物按原样恢复。2005年,国家帮助扩建,现有面积1490平方米。[16]
古榕群景区

都柳江畔古榕群
榕江县特产美食
榕江县特产
黔农小香鸡
黔农小香鸡是贵州特产珍禽,主产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体型小,结构匀称、紧凑、纤秀。公鸡羽色以红色为主,颈羽金红或金黄色,尾羽黑色。母鸡羽色为黄麻、褐麻及灰麻色,间有少量纯黑色和白色。遗传稳定,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耐粗饲,外貌清秀,能飞善跑,其肉味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较高的保健、经济和食用价值。[17]
榕江香羊
榕江香羊为榕江县特有的地方山羊品种,肉质细嫩,鲜香可口,为榕江县特色美食羊瘪的原料来源。
榕江县美食
侗家烧鱼

侗家腌鱼
侗家腌鱼,色鲜味美,集微酸、微咸、甜、辣香味于一身,具有营养丰富、开胃可口、增进食欲等特点。具体制作方法是把200克以上的鲜活鲤鱼从背面剖开,使鱼成一大整块,并把鱼洗净,平摆在大木盆里,撒上粗粒食盐,每放层鱼都要均匀地撒上一层盐,然后搁置两三晚,让盐全浸到鱼肉里;再把蒸熟的糯米饭、辣椒粉、生姜、花椒粉等佐料相拌,撒上少量米酒,拌匀成鱼糟,敷在鱼肚内,放进木桶里,用干净的新鲜棕叶盖上三四层,再用木桶盖盖严,并用几个大石头压紧,最后倒上已放凉的盐开水,搁在灶旁或房里,3个月后即可食用。[19]
酸汤鱼

侗家腌肉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