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泰县
长泰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结合部,九龙江口下游。介于北纬24°33′—24°54′,东经117°36′—117°57′之间。东连厦门,南邻漳州台商投资区,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市安溪县,东到厦门市区50公里,南到漳州市区17公里,有省道212线和324国道、319国道、福诏高速公路相连。公路网密度0.88千米/平方千米,居福建省首位。鹰厦铁路把长泰火车站和全国铁路网联接起来,距县城50公里以内拥有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龙津溪航道从武安到郭坑、石码。长泰县独特的地貌结构,可阻滞冬季寒流和夏季台风的侵袭。长泰县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近郊县,是中国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是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福建省环保先进县,是中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是中国优质水果———中国芦柑之乡,素有“闽南宝地”之称。[1-3]
- 中文名称
- 长泰县
- 外文名称
- Changtai County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
- 4镇1乡1国营农场
- 政府驻地
- 武安镇
- 电话区号
- 0596
- 邮政区码
- 363900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
- 面 积
- 912.67平方公里
- 人 口
- 22.34万人(2010年12月)
- 方 言
- 闽南语(漳州话)-闽台片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 车牌代码
- 闽E
- 拼 音
- Cháng Tài Xiàn
- 代 码
- 350625
- 活 动
- 福建长泰漂流节
- 周边地区
- 漳台商、龙文区,厦集美、同安区
目录
- 1 隶属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环境
- ▪ 地形地貌
- ▪ 气候
- 4 自然资源
- ▪ 水能资源
- ▪ 矿产资源
- ▪ 森林资源
- 5 人口
- 6 交通
- 7 经济
- ▪ 综合
- ▪ 农业
- ▪ 工业
- 8 社会
- 9 旅游
- ▪ 概况
- ▪ 九九溪
- ▪ 马洋溪
- ▪ 天柱山
- ▪ 天成山
- ▪ 林墩半月山温泉
- ▪ 吴田山
- ▪ 寻梦谷
- ▪ 古山重
- 10 特产
- ▪ 概况
- ▪ 十大特产
- 11 荣誉称号
- 12 名人
长泰县隶属沿革
唐乾符三年(876年)置武德场(属南安县),文德元年(888年)
长泰县城全景
改名武胜场,[4]
后称武安场。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为长泰县。历属泉州、漳州、漳州路、漳州府、汀漳道。1932年4月中央红军曾进驻长泰县。1949年9月19日解放,属龙溪专区(地区)、漳州市。[5]

长泰县行政区划
1949年9月长泰解放后,全县划分为4个区:第一区(城关)
长泰县
、第二区(古农)、第三区(岩溪圩)、第四区(枫洋圩);共辖54保(暂用民国时期保名)。

1950年3月,实行以区辖村。第一区15村,第二区12村,第三区17村,第四区13村,共57个村。1951年,实行以区辖乡(镇),全县4个区辖48个乡(镇)。1952年,增设第五区(坂里)。1953年,全县5个区辖53个乡(镇)。1954年3月,全县5个区辖49个乡(镇)。
1955年9月,全县5个区合并为欧山、岩溪、枫洋、坂里4个区,共辖53个乡。1956年3月,全县改为城关直辖镇和欧山、岩溪、枫洋、坂里4个区,下辖55个乡(镇);10月,合并为欧山、岩溪、枫洋(今枋洋)3个区,下辖35个乡(镇)。
1957年11月,创办国营古农农场,划出欧山区2个乡、岩溪区2个乡归该场管辖。
1958年2月,实行撤区并乡,将全县3个区所辖35个乡(镇)合并为18个乡(镇)。5月,再度合并为16个乡(镇)。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划分为5个公社、52个生产大队。1959年,公社改以驻地名称命名。
1963年,恢复城关镇建制,属城关公社
长泰行政区划图
管辖。1984(8月,岩溪公社改为岩溪镇)。

1984年10月,政社分开,公社改为乡(镇),大队改为村,农(林)场的大队改为作业区或工区。全县划分设2镇4乡,下辖6个居委会、53个村;4个国营农场,下辖24个作业区。
1985年至1986年,撤销人和乡,其所辖10个村并入武安镇。1987年至1988年,武安镇增设城关村。
1990年,长泰县共设2镇3乡,下辖6个居委会、54个村。
1997年,长泰县面积912.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4镇1乡1国营农场。
2008年,长泰县下辖:
- 武安镇:罗山社区、外武社区、登科社区、文泉社区、武胜社区、官山工业园区村、溪东村、鹤亭村、珠浦村、珠坂村、金里村、京元村、城关村、长泰县良种场;
- 岩溪镇:上宫居委会、下宫居委会、锦鳞村、上蔡村、石铭村、甘寨村、珪前村、珪后村、霞美村、湖珠村、顶山村、田头村、高濑村、国营岩溪林场;
- 陈巷镇:新店居委会、新吴村、吴田村、祖地村、美彭村、上花村、夫坊村、石室村、古农村、戴墘村、西湖村、苑山村、雪美村;
- 枋洋镇:径仑村、上洋村、赤岭村、青阳村、科山村、演柄村、枋洋村、内枋村、尚吉村;
- 坂里乡:坂新村、石格村、高层村、新春村、丹岩村、正达村;
- 国营古农农场:银塘居委会、石古村、白石村、黎明村、共明村、农荣村、东厝村、龙东村、共同村、山后村、大埔村、粱岗村、建新村、农科站村;
- 长泰经济开发区:积山村、欧山村;
-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十里村、旺亭村、山重村、后坊村、亭下林场村、林果场村;
- 林墩工业区:乔林社区、林溪村、石横村、乔美村、江都村、美宫村。
长泰县地理环境
长泰县地形地貌
“七山一水二分田”是长泰土地结构特征。土地面积912.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7万亩,林地园地90.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34亩、山地7.12亩。整个地形呈蒲扇状,东、西、北三面青山环抱,南部多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错落有致。海拔最高山峰1128米,最低平地7米,呈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3]
长泰县气候
长泰县自然资源
长泰县水能资源
长泰县矿产资源
长泰县森林资源
长泰县人口
长泰县交通
2008年,交战二期公路、银塘北路、角泰公路、农村等级水泥路、泰坤大道及奎山大桥、田头大桥、石室大桥等年度投资1.78亿元,全部建成通车;农村等级水泥路建设完成59.2千米,100%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
长泰县经济
长泰县综合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长泰县
增幅居漳州市第一;财政总收入5.52亿元,增长27.8%,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13亿元,增长30.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920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7060元,增长9.8%。荣获全国首届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7]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工业产值161.2亿元,比增41.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47.1亿元,比增4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5亿元,比增69.2%;财政总收入7.35亿元,增长33.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47亿元,增长4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20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增长12.1%。连续四次蝉联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荣获福建省首届科学发展十优县。[3]
长泰县农业
2008年新种茶叶5000亩,建成芦柑无病毒苗圃基地,年可供苗木
长泰漂流
3万株,黄龙病等病虫蔓延态势得到有效控制,造林2.39万亩,种植蔬菜10万亩以上、蘑菇19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枋洋茶叶、岩溪芦柑、陈巷坂里蔬菜等“一镇一业”生产格局。养殖业规模扩大,生猪出栏20.8多万头,增长7.9%,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有700多户,比例达到70%以上,淡水养殖2.5万亩,家禽出栏254多万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高。[8]

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5.6%。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安排农林水支出1.06亿元,增长67.3%。特色农业稳定发展,新种茶叶3080亩、芦柑400亩,种植蔬菜13.7万亩、蘑菇120万平方米,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植树造林3.3万亩,被确定为沿海现代林业发展试点县,荣获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农业品牌创建扎实推进,锦信“倩果”牌芭乐被确定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长泰芦柑”被评为漳州十大名优水果,4种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村容整洁有力推进,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40万元,十佳优美村庄首次评选,4万多人次参与家园整理,5万吨垃圾、22万平方米废旧建筑得到清理拆除,674口垃圾收集池、71口病死畜禽化尸池、62个水冲式公厕建成使用,种植树木20多万株、种草10.1万平方米,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活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工,陈巷防洪工程启动实施。[7]
长泰县工业
2009年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亿元,增长26.1%,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9.3亿元,增长30%,增幅居全市第二。一批企业做大做强,30家企业新上规模,规模工业企业突破两百家,达到208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24家;增加3家,税收上千万元企业6家。一批骨干企业逆势增长,联盛纸业、华祥电源等5家企业净增产值超亿元,菲达阀门、科明电光源等31家企业净增产值超2000万元。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相继开工投产,安安超纤、攀达实业等45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5个;飞鹿电器等45个工业项目新开工建设,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11个。一系列扶持企业政策措施相继实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若干意见》制定出台,中央和省市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开展,通过银企座谈会落实贷款8.1亿元。[7]
长泰县社会

长泰县旅游
长泰县概况

长泰县九九溪
九九溪自然风景区(九
九九溪自然风景区
九溪天然公园)位于长泰县岩溪镇湖珠村与安溪县接壤处,面向漳州、背倚泉州、毗邻厦门。距离漳州市区45公里,厦门65公里,泉州120公里。这是一个新发现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由九溪九峡以及两岸青山峡谷构成福建省闽南的一处巨大的峡谷群。景区辐射面积达万亩以上;经有关部门统计,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绮丽的亚热带雨林和天然次生林遍布其间。裸岩成山,云霭缭绕;巨藤似蟒,古洞深幽;断崖如壁,泉瀑飞流。由九龙崖、藏宝洞(“芝麻开门”)、佛手洞(蝙蝠洞即“平蛮十八洞”)、神女峰、九龙峡、鼓鸣岩等六大自然景区,构成了千米迭瀑、古洞雄风、镇倭精魂、神蟾戏水、玉女芳姿、烟崖鹤影、驿道寻踪、石鼓余韵等八大旅游胜境和近千个自然、人文景观,为现代旅游与观光、体育及休闲完美合璧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长泰县马洋溪
福建长泰马洋溪漂流,又被誉为“福建第一漂”,是继长江、黄河探
长泰县
险性漂流之后,在福建省率先开发出的旅游性漂流项目。

“福建第一漂”与中国第一个国际皮划艇激流回旋赛场、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基地同一河道:先后被省体育总局、省旅游局确定为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福建省漂流旅游定点单位。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首次国际皮划艇激流邀请赛和首次中国·长泰全国皮划艇激流选拔赛。
“福建第一漂”首期开发的"激情漂"航道全程约8公里,途经70余个跌水、60余道弯,上下游落差70米。专业水上安全员全程引导保护,可使全程漂流安全无虞。上流两座拦水坝的建成,使得航道冬季依然水流激荡,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四季激流漂流。
长泰县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长泰东部,
天柱山
居漳厦之间,山高、林幽、石奇、泉鸣,常使人留连忘返。昼登天柱,未凌绝顶,而厦门海涛、漳州城廓已尽收眼底。天柱山被确认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长泰县天成山
天成山位居长泰县东南部,海拔342米,是厦门入泰第一山。其山形状如马鞍,和天柱山遥相对峙,雄伟挺拔,怪石嶙峋,常年云雾飘绕,山下溪水环绕,清澈见底。山上有很多幽洞、石屏、如百丈屏、天游蹬、种石斋、豹隐洞、樵阳洞、半鹤洞、松鳞轩、天镜湖等。明天启年间,县人进士杨莹钟辞官回乡后,曾在此山筑寨隐居、增建万石楼、清虚阁、巢父居、心远堂、遂家焉等。
长泰县林墩半月山温泉
半月山温泉景区地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交
汇之处——长泰林墩,属“三地”一小时经济圈范畴,距厦门机仅45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景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总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拟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是集温泉养生、五星级度假酒店和高端旅游地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半月山温泉属高品质“美人汤”温泉系列,水质已达国家优质矿泉水标准。富含锶、钾、锌、锂、铁、钡、氟、碘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常泡浴,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防衰老等美容养颜之功效。自古就有“昔日瑶池天上水,今朝半月山下泉”之美誉。在温泉园区,有原汤区、功效区、森林泡汤区、大型水疗区、戏水游泳池、功能房、石板浴等特色温泉项目。园区内更有一座富含客家韵味、景带景的土楼式餐厅。
长泰县吴田山
吴田山是厦漳平原上的最高峰,俗称闽南第一峰。人在
厦漳平原上远望吴田山,站在吴田山上俯瞰漳厦美好风光。吴田山距漳州市仅40余公里,离厦门市区仅70多公里。其主峰——五尖岩峰,海拔1129米,为厦漳平原上最险、最高、视野最阔的尖峰。

半月山温泉度假区
吴田山北侧有条水流短而急的龙潭溪,溪水流经龙潭峡谷,峡谷两边险陡,有双排石等悬崖峭壁,峡谷深幽,阔叶林郁郁葱葱。峡谷之上有江新水库,真是“高峡出平湖”,湖面海拔740多米,堪称闽南“天地”。位于龙潭溪的发源地,五尖岩峰底部,海拔900多米的分水岭垭口处,修筑水分关人工湖,因常有云雾弥漫,又叫“云湖”,也是闽南湖面海拔最高的人工湖,还是独一无二的“双头坝”小水库。吴田山是高山,又是大山,四周有2个国有林场和10多个乡办、村办林场,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水源涵养功能好,大山西南面有活盘水库,库面梅花状,有十地道弯。东侧有红岩水库,其水流入马洋溪,“马洋漂”俗称福建第一漂,是理想的皮划艇赛场,肖办国际皮划艇邀请赛和亚洲皮划艇锦标赛。西侧有美山水库,北侧有江新水库并建1-4级的水电站。
吴田山也是著名的万石山,万岩坡,花岗岩储量为闽南最多,分布最集中,其中有的岩石资源又是宝贵的景观资源,巨石怪岩岩洞石子奇异,主要有:石狮头岩、石人岩、竹仔尖岩、公鸡石、流水崖、虎坎头岩、开光岩、石狮庙岩洞、和听洞、水帘洞等。 欲想饱鉴漳厦平川壮丽风光,请君登上五尖峰,欲要攀险探幽,请您下龙潭一游,欲想登山避暑,请君来到吴田山。吴田山上与平川地区的海拔相差近千米,夏季气温相差6-8。[2]
长泰县寻梦谷
寻梦谷被誉为“闽南第一瀑布群”,位于漳州陈巷镇山重村、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东麓,是闽南黄金旅游圈和厦门城市郊野休闲旅游带的一颗绿色明珠,景区距长泰县城仅30公里、距厦门集美区灌口镇国道仅18公里。雄峻奇秀的寻梦谷掩映在亚热带原始次森林保护区内,由仙人峡、情人峡、勇士峡三条精品线路组成,纵深2400米,天然落差280米。谷内生物资源丰富、奇石峥嵘、清泉纯甜,独特而奇异的16级瀑布构成一幅幅天然泼墨山水画。[10]
长泰县古山重
长泰县特产
长泰县概况
长泰为国家亚热带丘陵区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十个重点县之一,也是全国柑橘良种商品生产基地县,华南甘蔗、省乌龙茶生产基地。农副产品有稻米,花生、烟叶、黄麻、生姜,油桐籽、油茶籽、棕片、橡胶、剑麻、香菇、蘑菇、草菇、凤尾菇、白木耳、黑木耳、文旦柚、荔枝、龙眼、凤梨、香蕉,淡水鳗,蜂蜜,长泰芦柑、蕉柑、柳橙、长泰砂仁、良岗明姜为名产。禽畜良种狮头鹅、长白猪。
长泰县十大特产
长泰县荣誉称号
长泰县先后荣获全国首届文明县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两基”达标县、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 “双高普九”先进县、平安县(区)等荣誉称号,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3]
长泰县名人
林震(1388-1448)字敦声,又字起龙,长泰县城人,状元,大魁天下。此科第二名榜眼为建安(今建瓯市)龚锜,第三名探花为莆田林文。福建省囊括榜首前3名,闽中一科三鼎甲,至今传为佳话。林震状元及第后,即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他居官八载,担任文学侍臣。曾主持编修《明实录》。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