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湘
临湘市,为湖南省县级市,由岳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东北端,北部与湖北省相接,因滨湘水与长江会合之处而得名,素称“湘北门户”。
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王朝县,996年更名为临湘县。境内最高山药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点江南谷花洲23米。长江流经市境内西北边沿,全长32.7公里。境内河流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东北角的黄盖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湖。临湘市域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个办事处。临湘文化深厚,龙窖源是瑶族先民“飘洋过海”的早期“故乡”。临湘嗡琴戏和十三村被列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总人口约53万,市区人口15万,实现GDP178.44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8亿元。
- 中文名称
- 临湘
- 外文名称
- LinXiang
- 别 名
- 王朝县、临湘县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国 湖南省 岳阳市
- 下辖地区
- 10镇3街道[2]
- 政府驻地
- 临湘市长安西路33号
- 电话区号
- 0730
- 邮政区码
- 414300
- 地理位置
- 长江以南,湖南省东北部
- 面 积
- 1760平方公里
- 人 口
- 53万
- 方 言
- 赣语大通片;官话等
- 气候条件
- 山湖交融,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 著名景点
- 大云山、五尖山、黄盖湖、临湘6501、江南大漠
- 火车站
- 临湘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湘F
- 行政代码
- 430682
目录
- 1 建制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环境
- 4 自然资源
- 5 人口
- 6 交通
- 7 经济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8 社会事业
- ▪ 科技文化、
- ▪ 教育
- ▪ 卫生
- ▪ 社会保障
- 9 风景名胜
- ▪ 五尖山
- ▪ 大云山
- ▪ 龙窖山
- ▪ 银水迷宫
- ▪ 药菇山
- ▪ 江南大漠
- 10 名优特产
- 11 地方名人
临湘建制沿革
临湘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地,西汉为长沙国下隽县地,晋属巴陵县地,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
湖南封面——临湘
936)马殷置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临湘县。

清代属王禾上、下里,民国6年(1917)粤汉铁路北段通车,设车站于此,遂逐渐发展为集市。民国19年(1930)县治由陆城搬迁至此。民国24年(1935)设长安镇,1936年改为长安乡,因怀念古都,一直袭用此名。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立市。
1984年4月6日,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96号),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3]
1995年,撤销城南、长仑、岭北、新泉、南湖、洞庭围、濠河7个区公所。胭脂乡、赛头乡、和平乡并入南湖洲镇;姑嫂树乡并入白马寺镇;民新乡并入临资口镇;安静乡、湾河乡合并为静河乡;鹤龙乡并入濠河口镇;沙田乡并入铁角嘴镇;樟树乡并入樟树镇;撤销金龙、城南、东塘、洞庭围乡,设立袁家铺、界头铺、东塘、洞庭围镇。调整后,临湘市辖13镇9乡:长安镇、长塘镇、白羊田镇、白云镇、羊楼司镇、江南镇、沅潭镇、忠防镇、定湖镇、聂市镇、桃林镇、詹桥镇、儒溪镇、文白乡、五里牌乡、龙源乡、坦渡乡、贺畈乡、乘风乡、城南乡、横铺乡、壁山乡。总面积172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5.6万人,市政府驻长安镇。
2000年5月29日,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撤销黄盖湖农场,并入临湘市,组建黄盖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临湘市常住总人口448452人,其中,长安镇86043人,忠防镇26057人,白云镇15943人,聂市镇20755人,源潭镇13766人,江南镇23663人,羊楼司镇22716人,桃林镇31029人,长塘镇24267人,白羊田镇20005人,詹桥镇18542人,儒溪镇10139人,定湖镇14170人,黄盖镇8030人,五里牌乡21711人,乘风乡10135人,文白乡12541人,龙源乡4000人,坦渡乡15012人,城南乡11397人,横铺乡16532人,贺畈乡7999人,壁山乡4922人,桃林铅锌矿9078人。
2002年末,临湘市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总人口47.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1万人,辖13个镇(白羊田、长塘、白云、羊楼司、江南、沅潭、忠防、定湖、聂市、桃林、詹桥、儒溪、黄盖)、9个乡(文白、五里牌、龙源、坦渡、贺畈、乘风、城南、横铺、壁山)、1个街道(长安),312个村(居)委会。[4]
临湘行政区划
2015年,根据临湘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10镇3街道:横铺乡、桃林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桃林镇;定湖镇、坦渡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坦渡镇;儒溪镇、江南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江南镇;乘风乡、源潭镇、聂市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聂市镇;白云镇、城南乡、长安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长安街道;五里牌乡、桥东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五里牌街道。
乡镇湘政区划调整后,临湘市共减少8个乡级建制,现辖江南、聂市、黄盖、坦渡、羊楼司、忠防、桃林、詹桥、长塘、白羊田10个镇,长安、五里牌、桃矿3个街道,总面积1718平方千米,总人口53.02万人。[2]
临湘地理环境

长江流经市境西北边沿,全长32.7公里。境内河流众多,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
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
临湘自然资源
临湘市地下矿藏30余种,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白云矿总储量超过3亿吨,年产量200多万吨,是钢铁工业、玻璃工业、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钾长石、石灰石、高岭土、水晶、云母蕴藏丰富,品味极高,由省地勘局探明的特大型钨矿---儒溪虎形山,仅探明的钨储量就在21万吨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达1000多亿元。[6-7]
临湘人口
2008年末临湘市总人口50.2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6.47万人,女性人口23.74万人,性别比为111:100。年出生人口5793人,出生率11.8‰;年死亡率为6.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4‰。[9]
2011年末临湘市总人口52.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8.5万人,女性人口24.3人,性别比为114.6:100。年出生人口6835人,出生率12.97‰;死亡人口3658,年死亡率为4.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2‰。[10]
临湘交通
临湘水陆两便交通发达,可以概括为“一江环绕,两省交界,三线横亘”。“一江环绕”即长江黄金水道傍境东流38公里,并有儒溪汽运码头与湖北螺山隔江对渡,互通往来;“两省交界”即地处湖南、湖北交汇处,与赤壁、通城、崇阳紧密毗连,商贸物流发达;“三线横亘”即G4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复线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离武广高速铁路岳阳东站半小时车程,特别是纵贯全境的杭瑞高速公路、依江而建的儒溪长江货运码头和岳阳机场建成后,临湘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6-7]
临湘经济
2008年,临湘市生产总值7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80亿元,比上年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80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137元,比上年增长2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7:51.1:25.2。[9]
2013年,全市实现GDP178.44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37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5元;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16亿元。[7]

临湘市风光
临湘工业园,下辖两个产业区,形成“一园二区”的格局,其中三湾工业园区于2003年8月开园,实际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滨江产业区于2007年8月开园,远景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已开发1.5平方公里。该产业区初步纳入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范围,列为岳阳市沿江经济带、全省36个重点产业基地之一。[7]
临湘第一产业
2008年,临湘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6.47亿元,同比增长6.8%。全市播种粮食76.14万亩,比上年增加0.95万亩,总产31.51万吨,比上年增加0.26万吨;养殖水面14.98万亩,比上年增加2.25万亩;牲猪、蔬菜、苎麻、西瓜等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61400亩,比上年增加1.26%;棉花种植面积12750亩,增加2850亩;油料种植面积163500亩,增加19800亩;蔬菜种植面积107250亩,增加6750亩。全年粮食产量315075吨,比上年增长0.83%;棉花产量1115吨,增长11.9%;油料产量13271吨,增长5.4%;全年出栏牲猪65万头,增长7.9%,肉类总量达4.81万吨,增长7.8%;水产品产量2.9万吨,增长10%。[9]
2011年,临湘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2.67亿元,同比增长3.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1946亩,比上年增加22860亩;棉花种植面积35550亩,增加7050亩;油料种植面积199443亩,增加9843亩;蔬菜种植面积126000亩,增加7500亩。全年粮食产量357536吨,比上年增长5.61%;棉花产量3733吨,增长49.26%;油料产量19052吨,增长8.82 %;全年出栏牲猪69.21万头,减少3.45%,肉类总量达51498吨,减少2.92%;水产品产量29953吨,增长0.33%。[10]
临湘第二产业
2008年,临湘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临湘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其中规模以
临湘黄盖湖(洞庭湖水系)
上工业完成产值100.6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7.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2%和20%。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99.6%。实现利润总额21023万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54235万元,上缴税金11822万元。[9]

2011年,临湘市全部工业增加值7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临湘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09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38.2%。[10]
临湘社会事业
临湘科技文化、
2008年,临湘市申报、实施科技项目18个,创产值6亿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6个,民营科技企业8家,专利申请43项。2008年,临湘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9]
2011年末,临湘市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达14.5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10]
临湘教育
2008年,临湘市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临湘市共有中小学校182所,城市职业中专3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临湘市共有专任教师4466人,在校学生65329人。
临湘卫生
临湘社会保障
临湘风景名胜
国家AAA级景区——五尖山森林公园,有“天下第一人工洞”——6501,有“南方第一漠”——银沙滩,有瑶族先民“飘洋过海”的早期“故乡”、省级风景名胜区——龙窖山“千家峒”,有三国古战场遗址——黄盖湖,形成了“山奇、水秀、洞幽”的旅游特色。[1]
临湘五尖山
五尖山森林公园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五尖山林场,已经被批准为囯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属五岭山系、幕阜山
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
脉、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一座突出于丘陵的大山,座落在临湘市郊1公里处。整个公园有山地面积1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立木蓄积总量计10万立方米。公园由轿顶山、鹰嘴山、周家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个山峰组成,故名五尖山。公园分望城山、花岗岩、柴家冲、百步梯四大景区,共有人文、自然景观60余处。[11]

临湘大云山
大云山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清代太平天国将士数次到 此。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迅速发展,抗战时期杨森曾据此抗日。1945年,王震、王首道率南下 支队转战大云山,在此击溃日军和国民党顽军, 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大云山又是宗教名山,在宋时有岳州通判石光,退居大云山辟谷学道,成为一代道教祖师,后来逐步建有28座庙宇,香火不断,大江南北善男信女每年朝山达 20万余人。大云山青峰叠翠,绿水环流,一派葱笼清幽景象。1997年4月被评为岳阳十景之一。[11]
临湘龙窖山
龙窖山,位于临湘市区东南30公里.又名药姑山,五岭山系幕阜山余脉,面积200平方公里,北与湖北赤壁,东与崇阳,南与通城交界, 群峰绵亘,最高峰海拔1261.1米。 龙窖山有天然的老龙潭瀑布,龙源水库,古老的青石寨,珍稀的白果树。1996年5月,临湘市政府将其辟为风景名胜区,分为2大景区,49个景点。主要景点有:高峡平湖、龙阙石门、石砌“蜂窝”、古塘银杏等。[11]
临湘银水迷宫
银水谜宫即“6501”旅游风景区,座落在巍巍药姑山南麓,距离市区15公里,它包括: “ 6501”地下工程、龙潭
临湘6501景区
湖、三段锦瀑布、金沙滩以及周边人文景观,是一处融山、水、洞、滩于一体的旅游风景胜地。 “6501”地下工程,建于1965年,共分上、 中、下三层,上下相通、洞洞相连,迂回曲折、深险莫测,方位难辨、如入迷宫。山洞长藤结瓜状,串有 25个厅(室)、17个通气竖井,全长 17000米。被誉为“下第一人工洞”、“中国地下长城”,堪称“神州一绝”。 三段锦瀑布位于五指山主峰与二峰之间,依山涧而下100余米高,形成三段主瀑,犹如三段绫缎飘泻而下,故名。金沙滩又名尾沙坝,面积2000多亩,深50 多米,储沙近亿立方米。沙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故称金沙滩。龙潭湖湖面 3000多亩,蓄水6000多万立方,长 4公里,宽1公里。[11]

临湘药菇山
位于幕阜山东段湘鄂交界处,相传昆仑山上的一个采药成仙的仙姑采药至此,看到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冬暖
临湘药菇山
夏凉,于是,在山上遍植百草,故名药姑山。可惜,在路上她将甘草与黄莲丢落在四川,至今药菇山还流传有这样的民谣“药菇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莲”。药姑山的面积大内容丰富,其旅游景点有:滴水岩瀑布、玉女峰七巅(又名七仙女)、山顶眺望台、五花遍、二队遗址等。药姑山的历史文化则神秘且颇具特色,山中仍实行姓氏制度,由各家姓氏命名如黄家、宋家、叶家、肖家、廖家等一系列点状式分布在药姑山不同角落。

临湘江南大漠
江南大漠又名银沙滩,位于湖南省临湘市。面积达3000多亩,深50多米,储砂量近亿立方米,是
江南大漠(银沙滩)
华中地区唯一的沙漠景观。每日清晨和傍晚,沙滩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因此叫它“银沙滩”。江南大漠并非天然而成,而是现代中国建设历史的烙印。

临湘名优特产
羊楼司镇竹器品种达280个,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竹器专营市场,产品不仅销往湖北、江西等边境县市,还畅销全国16个省市及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地,年销售额达2.3亿多元,羊楼司因此成为中国有名的“竹器之乡”。[12]
临湘地方名人
临湘名人众多,宋有襄赞范仲淹保卫西北、抚定西夏的驸马都尉张尚阳,有拱卫临安、死守崖山的抗元名将方毅轩;明有执掌国事、为政清廉的户部尚书杨一鹏; 清有平叛新疆、整军备战、抗御外侮的台湾兵备道刘磝;现代有“文章雄九郡,桃李遍东南”、为国兴学育人的“奇才”吴獬,有昆虫学家李风荪和地质力学家吴磊伯、国画家贺良朴以及辅助孙中山讨袁护法的军务部长王天鹏等。[13]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