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章区
麻章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前身为湛江市郊区,广东省湛江市辖下的一个市辖区,濒临南海。全区户籍人口27.37万(2010年),辖麻章、湖光、太平3个镇。
麻章区交通便利,是湛江市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也是粤西沟通海南和西南各省市的交通咽喉。黎湛铁路、粤海铁路以及在建的洛湛铁路等铁路干线横穿全境,有湛江火车西站、湛江货运站。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湛徐高速公路在麻章工业区内交汇出口,国道325线横穿麻章城区。
- 中文名称
- 麻章区
- 外文名称
- Mazhang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广东省湛江市
- 下辖地区
- 麻章、湖光、太平3个镇
- 政府驻地
- 麻章镇政通东路
- 电话区号
- 0759
- 邮政区码
- 524003
- 面 积
- 460平方千米
- 人 口
- 27万(2013年常住)
- 方 言
- 粤语、雷州话
- 气候条件
- 热带季风性气候
- 著名景点
- 湖光岩、南亚热带植物园等
- 机 场
- 粤西国际机场、湛江机场
- 火车站
- 湛江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粤G
- 行政代码
- 440811
- GDP
- 103亿元(2014年)
- 人均GDP
- 38148.1元(2014年)
目录
- 1 历史概况
- 2 区划沿革
- 3 人口
- 4 交通运输
- 5 自然资源
- 6 经济概况
- ▪ 概况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
- 7 社会
- ▪ 科学教育
- ▪ 教育事业
- ▪ 文化卫生
- ▪ 体育事业
- ▪ 社会保险
- 8 交通
- 9 文化
- 10 旅游资源
- 11 特产
麻章区历史概况

湛江南亚热带植物园
宋代设置雷州铁杷县(县治在今湖光镇旧县村)后,该区更成为了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一时商贾云集,历代达官显宦、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尚存的文物古迹有古铁杷县旧址和古建筑广济桥、太平通明白鸽褰古建筑宣封帱。
1994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麻章区。2009年末户籍人口26.97万人,辖麻章、湖光、太平3个镇,麻章区面积460平方公里。
麻章区,前身为雷州府遂溪县的麻章镇、湖光镇、太平镇、东海岛等。解放后为湛江市郊区(注;湛江市建于1945年),199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湛江市麻章区,同时区政府所在地也由霞山区分治迁往麻章镇设置为麻章区。
区名由来
据《雷州府志》记载,“麻章”因多有剑麻及章鱼而得名。
麻章区区划沿革

硇洲岛
2002年,麻章区辖7个镇(东简、东山、硇洲、民安、湖光、太平、麻章),114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
1984年改为县级市辖区。1994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将湛江市郊区更名为麻章区。
1996年,麻章区面积862.1平方千米,人口40.2万人。辖7个镇:麻章镇、太平镇、湖光镇、东山镇、东简镇、民安镇、硇洲镇。区政府驻麻章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麻章区总人口411620人,其中:麻章镇80053人,太平镇73850人,湖光镇71855人,东山镇52304人,东简镇38047人,民安镇42300人,硇洲镇41404人,湖光农场11807人。
2002年,麻章区辖东简、东山、硇洲、民安、湖光、太平、麻章7个镇,114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
2005年末,麻章区辖麻章、东简、东山、硇洲、民安、湖光、太平7个镇。
2006年,将江东海岛经济开发区代管的东山镇、东简镇改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新区代管。
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 |
---|---|
麻章镇 | 福民居委会、瑞景居委会、政通居委会、民乐居委会、金川居委会、黄外居委会、鸭曹村、谢家村、大塘村、笃豪村、调塾村、冯村、古河村、英豪村、迈合村、叶村新兴村、畅侃村、龙井村、迈龙村、高阳村、南赤村、甘林村、田寮村、洋水岭村、赤岭村 |
太平镇 | 太平居委会、造甲村、新联村、调浪村、塘边村、洋村、通明村、卜品村、北山村、六礼村、岭头村、吕宅村、仙村、东岸村、陈肖渔村、王村、山后村、南夏村、里光村、六坑村、其连村 |
湖光镇 | 铺居居委会、祝美村、旧县村、鹿诸村、世乔村、高梅村、蔡屋村、云脚村、新联村、那柳村、体村、金兴村、赤忏村、料村、临东村、临西村、良丰村、月岭村、东岭村、西岭村、厚高村、外坡村、园坡村、井村、塘北村 |
东山镇 | 东山居委会、调青村龙头村、东坡村、调伦村、什足村、调石村、山村、文参村、调文村、龙池村、昌逻村、调山村、东头山村 |
东简镇 | 东简村、龙腾村、青南村、奄里村、东南村、龙水村、蔚律村 |
民安镇 | 西山村、文亚村、西湾村、龙湾村、新安村、三星村、丹寮村、三明村、调旧村、中和村 |
硇洲镇 | 淡水居委会、津前居委会、红卫居委会、宋皇村、孟岗村、潭北村、北港村、南港村 |
湖光农场 | 新坡分场、五里分场、志满分场、高阳分场、场直社区 |
麻章区人口
2010年末,麻章区总户数71687户,比上年增长0.6%,其中乡镇66987户,增长0.5%;户籍总人口273791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乡镇260459人,增长1.4%;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5118人,其中乡镇34769人。常住人口25.78万人,比上年增长0.2%。[4-5]
麻章区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0.98亿元,比上年增长5.6%。麻章区全社会运输货物周转量2722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0%;货运总量294万吨,比上年增长20.0%。全年客运总量410万人,比上年增长19.9%;旅客周转量47089万人/公里,增长15.0%。2010年末麻章区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608辆,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私人汽车3265辆,增长10.0%。[6]
麻章区自然资源
麻章区濒临南海,海滩涂面积约11万亩。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养殖的对虾驰名海内外。盛产鲛鱼、石斑鱼、鲳鱼、鲍鱼、对虾、牡蛎、泥蚶、沙虫、青蟹等110多种海产品。新发展的甲鱼、珍珠等珍稀动物和植物以及远洋捕捞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麻章区经济概况
麻章区概况
2010年麻章区实现生产总值5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0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4.37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13.6%。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2.4%,金融业增长2.3%,房地产业增长5.0%,其他服务业增长18.8%。三次产业结构为20.3∶60.3∶19.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22123元,比上年增长14.6%。单位GDP能耗下降2.8%。[6]
麻章区第一产业
2009年,麻章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水产品产值10.27亿元,增长1.0%;畜牧业产值2.03亿元,增长25.7%。蔬菜、火龙果、花卉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湛江花卉科技园入场企业30家,全区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
麻章区第二产业
2009年,麻章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工业增加值24.40亿元,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41亿元,增长17.1%;增加值20.49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1.3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6.4%。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不断加强,投入2600万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土地储备利用力度加大,入库土地63.73公顷。
麻章区第三产业
2009年,麻章区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亿元,增长22.9%。首家按星级标准装修的英伦假日酒店竣工开业;完成大路前村“南中国欢乐城”、湖光交椅岭周边地区生态恢复和生态治理综合改造以及湖光程村红树林生态休闲等项目前期工作;旅游业取得新成效,全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物流业发展迅速,有医药流通公司25家,物流企业13家,超市3家,汽车营销公司20家;动工建设麻章钢材市场;成功拍卖瑞云北路22公顷房地产项目用地。[7]
麻章区社会
麻章区科学教育
2010年科技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实施重点科技计划9项,取得成果有5项,比上年增长66.7%。麻章区从事科研机构3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42人,与上年持平;年末麻章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97人,比上年减少1.5%,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部门的部分人员转为参公人员。其中:高级职称149人,增长223.9%;中级职称1108人,减少3.4%;初级职称1440人,减少6.8%。
麻章区教育事业
2010年麻章区共有小学85所,招生2987人,在校学生23467人;初中12所,招生6215人,在校学生18346人;高中3所,招生2665人,在校学生7426人;职业高中4所,招生933人,在校学生2324人。学前班在校幼儿1265人,增加20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904人,增加79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99.83%。普通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麻章区专任教师2886人,比上年增长2.1%;小学升学率为104.2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为99.94%,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为86.73%,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麻章区文化卫生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麻章区卫生机构4个,与上年持平,其中医院(含卫生院)3间,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机构病床数265张,比上年增长90.6%。卫生技术人员159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医生65人,增长1.6%;护师、护士45人,与上年持平。
麻章区体育事业
2010年麻章区运动员参加各类比赛共获得奖牌25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8枚,铜牌8枚。麻章区2010年为省队输送运动员2人,为市队输送运动员13人。继续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区级举办体育运动会2次,参加的运动员有841人。
麻章区社会保险
2010年,麻章区企业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100%。麻章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5569人,比上年增长9.4%;麻章区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人数3332人,比上年增长14.1%;参加大病医疗统筹人数20689人,比上年增长8.8%;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的离退休人数4310人,比上年增长9.5%。[7]
麻章区交通
麻章区是连接东海岛的黄金通道。麻章是通往钢铁、炼化两大项目基地东海岛的唯一通道,是湛江通往海南、广西以及西南、中南各省市的必经之地。麻章交通四通八达,是湛江交通枢纽中心。黎湛铁路、东海铁路和粤海铁路横穿全境,区内有湛江西站、湛江货运站;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湛徐高速在麻章工业区内交汇,疏港大道、国道325线贯穿麻章城区全境,还有即将建设的国家级交通枢纽中心、茂湛高铁、湛江大道也在辖区内。[2]
麻章区文化
湛江市属4区5县(市),赤坎、霞山两老城区操粤语,周围农村操雷州话;坡头区操粤语为主,极少数操雷州话;麻章区大多数操雷州话,少数操粤语;吴川市绝大部分操粤语,少数操雷州话;徐闻、海康两县绝大部分操雷州话,客家话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话,小部分操粤语;廉江操粤语、客家话,极少数操雷州话。
麻章区旅游资源
麻章区坐落在区内的湖光岩为火山爆发后自然形成的湖泊,是中国现存三个完整的火山口湖之一,已列入广东八大名胜,驰名海内外。附近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园、三岭山森林公园及志满水库也是中外游客观光、浏览的胜地。

海滨
硇洲岛,古称硭,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它北傍东海岛,西依雷州湾,东南面是南海,纵深是太平洋,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硇洲岛是一个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它是湛江市的岛外之岛,风景秀丽,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岛中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国著各的旅游度假胜地—那晏海石滩,有十分理想的天然海浴场,有与伦敦、好望角灯塔齐名的世界著名三大灯塔之一—硇洲灯塔。
古迹有:宋皇城遗址、祥龙书院、八角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赤马村以及窦振彪墓和“宫保坊”等。
麻章区特产
太平镇蚝仔之所以深得老饕欢心,皆因蚝肥晶莹饱满,啖啖鲜嫩多汁,无论烧、炊、煎、炸,还是煲、扒、炒、生吃,都一样别具风情,更带有一种天然的清甜味。
烧猪,始于中原盛于粤;麻章镇烧猪更是历史悠久,起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其色泽金黄,香气诱人,皮、膏、肉片片分明,三为一体吃下,皮薄脆、肉松嫩、骨香酥而不油腻,仍传统地方风味佳肴。相传,苏东坡下放雷州府时,曾游历湖光岩,途径麻章,闻香下马,尝之而赞不绝口,称人间一绝。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