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中县
榆中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西靠七里河、城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皋兰、白银市平川区相望,东北和靖远县、会宁县接壤,面积为3301平方公里。[1]
2013年,榆中县总人口为42万人。
榆中县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马寒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最高峰吕家岘海拔2495米。南北两山之间是川塬丘陵沟壑区,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东南和东北三面向西北倾斜。[2]
榆中县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每年均气温6.7℃,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20天。[3]
榆中县有耕地105.74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3.4%,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9.14万亩。[3]
榆中县内已探明的矿藏15种,有中小型矿床,矿点和矿化点48处。矿产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48种。石灰岩储量近2.4亿吨,红色粘士有6000万吨,1亿多吨花纹花岗岩属中国稀有。[1]
榆中县地表水年总径流量5349万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约为9.4亿立方米。[1]
- 中文名称
- 榆中县
- 外文名称
- yuzhong County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甘肃·兰州
- 下辖地区
- 8镇15乡、4个社区、268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
- 榆中县城关区
- 电话区号
- 0931
- 邮政区码
- 730100
- 地理位置
- 中国西北
- 面 积
- 3301平方公里
- 人 口
- 42万人(2013年)
- 方 言
- 兰银官话
- 气候条件
-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 著名景点
- 兴隆山、马衔山
- 机 场
- 中川机场
- 火车站
- 榆中高铁站
- 车牌代码
- 甘A
目录
- 1 建制沿革
- 2 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 ▪ 地貌
- ▪ 气候
- 3 行政区划
- 4 自然资源
- ▪ 土地资源
- ▪ 矿产资源
- ▪ 水资源
- 5 人口民族
- 6 经济概况
- ▪ 综合
- ▪ 第一产业
- ▪ 第二行业
- ▪ 第三产业
- 7 社会事业
- ▪ 教育事业
- ▪ 卫生事业
- ▪ 社会保障
- 8 发展战略
- 9 交通
- ▪ 铁路
- ▪ 公路
- ▪ 航空
- ▪ 轨道交通
- ▪ 邮电
- 10 政治体制
- 11 风景名胜
- 12 历史文化
- ▪ 宗教
- ▪ 文化
- ▪ 城市卡通形象
榆中县建制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汉武帝元朔二年复置榆中县,隶属陇西郡。
昭帝始元六年,设金城郡,榆中县改属金城郡,勇士县仍属天水郡。
明帝永平十七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辖勇士县,榆中县仍属金城郡。
灵帝中平元年,勇士县北部被羌胡占据。
三国时,榆中县为曹魏政权金绒郡属县。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榆中县被前凉李俨所占。
孝武帝太元元年,前秦灭前凉,榆中属前秦。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废县,设榆中镇。
孝明帝正光五年,废榆中镇,恢复榆中县置,隶属金城郡。
北周废榆中县,其地并人子城县,仍属金城郡。
隋文帝开皇元年,新置兰州,领金城郡,金城郡领子城1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建置,兰州领子城等4县,治所在子城县。
炀帝大业三年,又改兰州为金城郡,将子城县改为金城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金城郡又改为兰州,废金城县,其地并人五泉县,属兰州。
高宗咸亨二年,五泉县又改为金城县。
玄宗天宝元午,又改为五泉县。
代宗宝应元年,榆中全境陷于吐蕃。
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夏赵元吴攻占榆中地,据吐蕃康古城。
庆历三年,赵元吴改康古城为龛谷城。
神宗元丰四年八月,宋熙河路经略使李宪率部攻克西夏龛谷城,改城为寨。
元祐七年,废龛谷寨,庆州知州穆衍筑定远城。
绍兴三年,复修龛谷寨为堡。
崇宁三年,榆中县西部部分地区属兰州兰泉县。
绍兴元年,金人攻进榆中全境。
元世祖至元七年,省龛谷、定远二入金州,金州成为不领县的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
明太祖洪武二年,降金州为金县,治所移至今城关镇,属临洮府。
宪宗成化四年,改属兰州。
清初,金县改属临洮府。
乾隆三年,又属兰州府。
民国2年,将兰州、巩昌2府并为兰山道,金县属兰山道。
民国16年,改道为区,榆中县属兰山区。
民国17年,实行省、县两级制,榆中县直隶于甘肃省政府。
民国25年5月,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0年8月,直隶于省政府。
民国33年12月,隶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8月,榆中解放,成立榆中县人民政府,隶属会宁专员公署。
民国38年9月,改属定西专员公署。
1956年9月,榆中县人民政府委员会改为榆中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1月,成立榆中县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划归兰州市管辖。
榆中县地理环境
榆中县位置境域
榆中县地貌
榆中县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马寒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最高峰吕家岘海拔2495米。南北两山之间是川塬丘陵沟壑区,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东南和东北三面向西北倾斜。[2]
榆中县气候
榆中县行政区划
2013年,榆中县辖8个镇、12个乡:甘草店镇、城关镇、夏官营镇、青城镇、高崖镇、金崖镇、定远镇、和平镇、小康营乡、清水驿乡、中连川乡、园子岔乡、上花岔乡、哈岘乡、连搭乡、马坡乡、新营乡、龙泉乡、韦营乡、贡井乡。[6]
榆中县自然资源
榆中县土地资源
榆中县矿产资源
榆中县水资源
榆中县人口民族
榆中县经济概况
榆中县综合
2007年,榆中县经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12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3.61%。其中第一产业6.21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6.29%;第二产业13.14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9.97%;第三产业6.77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0.6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8%、50.3%和25.9%。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55%,二季度增长12.75%,三季度增长11.95%,四季度增长17.07%。按常住人口计算,榆中县人均GDP6134元,同比2006年增长13.6%。完成地区性财政收入42690万元,同比2006年增长63.4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2亿元,占榆中县GDP的27.5%。[4]
2010年,榆中县实现生产总值40.88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3.08%。其中第一产业9.38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5.57%;第二产业21.78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7.87%;第三产业9.72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0.91%。[8]
榆中县第一产业
2007年,榆中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0.85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5.1%,实现增加值6.21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6.2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4.09万亩,同比2006年增长5.09%,夏粮播种面积32.17万亩,比2006年同期减小3.05万亩,同比2006年下降8.65%;蔬菜播种面积23.03万亩,同比2006年增长8.04%。粮食总产量为13.1万吨,比2006年增加3.25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32.99%:其中夏粮总产量为4万吨,同比2006年下降3.87%,主要原因是由于上半年干旱,造成了小麦、豆类减产;秋粮总产量为9.1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59.98%,蔬菜产量为44.48万吨,同比2006年下降0.66%。[4]

2010年,榆中县粮食基本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每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65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5.34%,实现增加值9.38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5.57%。粮食播种面积79.5万亩,同比2006年下降0.6%。夏粮播种面积26.08万亩,同比2006年下降11.55%;秋粮播种面积53.42万亩,同比2006年增长5.77%。粮食总产量为15.46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1.57%:其中夏粮总产量为3.56万吨,同比2006年下降2.98%,主要原因是由于上半年干旱,造成了小麦、豆类减产;秋粮形势发展很好,总产量为11.9万吨,同比增长3.03%;蔬菜播种面积27.11万亩,比2006年同期增加0.88万亩,同比2006年增长3.36%。蔬菜产量达到55.66万吨,比2006年同期增加3.96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7.68%。瓜果面积0.43万亩,同比2006年增长40.94%。瓜果产量1.2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23.21%。家畜4.45万头;羊出栏6.72万只、羊存栏11.85万只;生猪出栏10.34万头、猪存栏11.06万头。奶类产量4961吨,禽蛋产量2901吨,肉类产量9356吨。榆中县农村年末拥有机械总动力326602千瓦,同比2006年增长4.57%;农用运输车13594辆,同比2006年持平;各种拖拉机1014台,同比2006年增长9.98%;农业生产用电量5145.8万度,同比2006年增长2.34%;农用化肥施用量6.56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2.5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9.92万亩,同比2006年增长0.89%。[8]
榆中县第二行业
2007年,榆中县完成总产值66.32亿元,完成增加值11.3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3.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加快。榆中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1.85亿元,完成增加值9.86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9.68%。其中:国有企业2.92亿元,增长166.99%;集体企业0.06亿元,增长-27.4%;股份合作制企业0.07亿元,增长-5.5%;股份制企业6.69亿元,增长3.41%。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2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3.9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86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32.79%。产销总量增加:全年实现产品销售59.52亿元,产销率达到96.23%,同比2006年下降个3.2百分点。[4]
2010年,榆中县完成总产值98.7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2.12亿元。榆中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58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8.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667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1.01%。主要产品产量除了化肥停产、铁合金下降较多、钢材略有下降外,其它产品产量程度不同都在增长,乳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和水泥增长较快达17%以上。榆中县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6.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63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完成4.22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93%;股份制企业完成11.29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9.2%。榆中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83.63亿元,产销率达到90.77%,同比2006年下降4.2个百分点。[8]
榆中县第三产业
2007年,榆中县新开工和续建项目113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8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4.28%。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11.1亿元,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4.58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0.5亿元。新建项目108家,续建项目5家。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4亿元,增长1%。[4]
2010年,榆中县新开工和续建项目115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8亿元,同比增2006年长32.15%。50万元以上投资30.71亿元,房地产2.33亿元,农村抽样0.63亿元。从资金来源看:主要是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为主渠道。新建项目有大青山蔬菜批发市场、甘肃省京兰和榆中鑫旺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97家;续建项目有和定路工程和兰州联合重工公司等18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5.14%。其中城镇零售额6.61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2.59%;乡村零售额4.36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9.24%。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21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7.7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6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7.97%。[8]
榆中县社会事业
榆中县教育事业
2007年,榆中县学校为348所,高中在校生11345人,初中在校生21430人,小学在校生356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高中专任教师622人,初中专任教师1259人,小学专任教师2339人。[4]

学校
榆中县卫生事业

医院
2010年,榆中县共有卫生机构360所,其中县级8所、乡级卫生院21所、厂矿卫生所站10所,村卫生所268所,个体诊所53所,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62张,榆中县卫生技术人员133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3人、医士505人、护士等362人。[8]
榆中县社会保障

2010年,榆中县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926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3元,同比2009年增长14.2%。其中工薪收入6600元,增长14.17%;经营性收入435元,增长53.46%;转移性收入2206元,增长7.55%;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7584元,同比2009年增长16.01%,其中消费性支出6302元,增长19.5%;转移性支出753元,增长2.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6元,同比2009年增长14.8%。其中工资性收入1437元,增长9.8%;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371元,增长15.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71元,同比2009年增长11.36%;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总支出1372元,同比2009年增长12.6%。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8736元,同比2009年增长30.56%。总人口为43.3万人,比2009年末增加1288人:其中农村人口38.63万人,城镇人口4.67万人;每年出生人口5917人,出生率为13.67‰;死亡人口3877人,死亡率为8.95‰。每年累计对4.9万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00万元;每年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709.4万元;发放衣被食品等救灾物资,解决6700户2.8万受灾和特困群众的过冬御寒问题;农村五保户供养金274.5万元;发放种类优抚对象抚恤金384万元;年底共有37.53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占农民总数的97.17%。[8]
榆中县发展战略
2014年,根据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榆中要抢抓机遇,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要求,榆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面实施“1235”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是实现“一个目标”,即:打造榆中经济发展升级版;
“2”是推进“双极联动”,即:城市增长极与产业增长极联动;
“3”是突出“三大定位”,即:“都市功能拓展区、商贸物流聚集区、文化旅游示范区”;
榆中县交通
榆中县是中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陇海线、兰青线等铁路干线经过。
榆中县铁路

高铁
榆中县公路

榆中县航空
至2012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LHW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有1条4500米跑道。2010年改扩建将向南延伸400米,2013年底改扩建新的T2航站楼建成后,飞行区达4E。利用高速公路,连接榆中县和兰州中川机场,同时利用夏官营军用飞机场发展小型飞机客运,以弥补中川机场距离过远的不足。
榆中县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
榆中县邮电
2012年,西兰乌、京呼银兰等四条数字光缆主干线均以兰州为主节点,光缆、微波、卫星等通讯网络畅通,电信宽带网覆盖全境。
榆中县政治体制
榆中县风景名胜
榆中县历史文化
榆中县宗教
榆中县文化

文化
榆中县城市卡通形象

“兴隆祥娃”卡通形象由兴隆山马麝、山、水、人等共同组成,卡通形象以国家AAAA级风景区兴隆山马麝为原型设计,融合了鲜明的城市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征,突出马麝轻快敏捷、活泼可爱、善跳跃的特点,塑造出活泼、可爱、灵巧、机敏的卡通形象,突出雄麝的獠牙和肚脐部位的香囊,绿色的身体象征着榆中优美的生态环境,代表榆中境内耸立的“黄土高原最高峰”马衔山和“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卡通形象身上的一朵朵水花象征着九曲黄河穿越榆中时所体现的拼搏进取、川流不息的精神,突出了榆中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兴隆祥娃”张开的双臂和生动俏皮的笑容,展示了榆中人民热情好客的气息和开放包容的胸襟;竖起的大拇指则象征着榆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业山水名城的信心和决心。[16]
词条标签: